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IT行业分析报告 >> 2016年我国智能硬件产业布局分析

2016年我国智能硬件产业布局分析

2016-10-12 14:41:59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智能硬件是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一个全新的科技概念,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对传统设备进行改造,从而拥有了更多的智能化功能。智能硬件会带来很多产业更新,诸如可穿戴设备改变了人们的运动、沟通方式;虚拟现实将会彻底革新人们对于显示的功能需求等等。2014年为智能硬件元年,2015年达到了爆火的程度,2016年如何呢?有什么问题呢?以下是2016年我国智能硬件产业布局分析

智能硬件

  一、产业链不完善

  智能硬件产品要想真正意义上实现智能化,首先需要具备的是一种“智慧”判断的能力,其次还需要与人进行沟通,而这种沟通并不是借助于当前的界面交互,而是更为便捷的语音交互控制,当然还有更为前沿的脑意识控制。

  但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局限,以及语音识别技术的不成熟,导致当前一些智能产品在智能化之后,其实际的智能化控制体验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加上大数据、云服务,以及通讯技术的局限性,导致一些智能的功能只能在特定的场景、环境中使用。而系统的缺失又导致了产品在智能化之后呈现碎片化的趋势,就以智能家居来看,智能电视、智能灯光、智能门锁、智能橱柜、智能空调、智能洗衣机等,如果用户购买的是不同品牌的产品,或是购买同一品牌的不同类别的产品,我们的手机都要为每一类产品安装一个APP,而这种大量界面交互的APP智能化控制方式不仅没有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反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烦恼,我们的生活将被APP所包围,这显然不是一种正常的智能生活方式。

  二、缺乏同理心

  一些看似高大上的高科技智能技术,其实在很多场景下并不实用,或者说用到的可能性很小。比如就以当前比较火爆的智能水杯来说,京东上的销售价格从399元到1000多元不等,主要的功能无外乎加了传感器、电池、APP,提醒、记录喝水量而已。这样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并不实用,一个带刻度的普通水杯完全能够满足与解决我们的喝水需求。而所谓的提醒功能,这对于注重喝水的人群而言并没有太大的价值;对于不太主动喝水的人群而言,初购买的几天或许因为新鲜感而使用,但长期的面对APP发来的提醒,或许并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此外,一个水杯还需要经常对其充电,还要担心是否漏水而引发电池爆炸,关键是本来就已经被辐射包围的我们还得让嘴巴每天对着辐射“亲嘴”。相反,对于国产水杯而言当前更重要的或许并不是如何智能化,而是如何能够让杯子的密封、保温有个不错的效果。这个例子反映出的就是当前很大一部分的创业者在思考产品创意的时候,并没有将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用户进行思考,没有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同理心角度思考,而是进入了特殊的创业者需求角度来构思我们的产品智能化功能。所以,回归用户的同理心角度或许是智能产品走出智能化概念的一条路径。

  那么面对这些问题该如何做呢?

  一、突破核心技术难题,掌握主导权

  加快智能硬件核心芯片产品技术创新。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加大对小型化、低功耗应用处理芯片、多模通信芯片、短距离连接型芯片等的研发力度,鼓励芯片企业基于智能硬件需求优化已有移动芯片产品并快速投入市场。

  通过产业基金加大投入,推动高校院所、芯片企业在新兴传感器领域相关技术成果的快速市场化。依托智能硬件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联盟,立足国内智能硬件市场发展动态,实现产业上下游对核心芯片产品在功能、低功耗、高集成等特定需求的对接,加快产业化进程。鼓励北京、深圳、上海围绕智能硬件核心芯片需求加强协作,促进模拟、低功耗等特殊制造及封测技术创新。

  发展繁荣自主的应用开发环境。依托国家科技专项,通过地方产业基金聚拢社会投资,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知识产权收购,基于泛终端差异化应用场景、技术及形态,积极推动新型操作系统研发,带动繁荣自主的应用开发环境。鼓励产业各方,面向功能简单、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智能硬件产品,研发自有知识产权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突出对人机交互和传感应用能力的实现。

  逐步提升国产化技术产业生态。集中国家科技专项、财政支持和政府集采多种资源,重点投向具有自研软硬件平台与国产化芯片的整体解决方案,对于采用该解决方案的终端设备入网、云端服务运营提供绿色通道,对于该类终端产品销售实行后补贴激励,对于该类终端产品使用国家与地方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优惠政策。

  二、强化创新合作,形成跨区域产业集群

  (一)建设跨区域协同的先进产业集群

  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明确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不同区域在发展智能硬件产业中的定位,完善区域分工,按照产业链需求形成新型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利用产业示范作用,打造中关村、深圳高新区等一批领先的智能硬件产业示范区,对入驻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场地租赁等优惠。

  鼓励产业园区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在芯片、传感器等重要元器件行业以及智能硬件整机行业,对关键技术、新型材料、先进解决方案、优秀产品和国产化示范产品进行评选并予以支持。对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的产业园区给予表彰并示范推广。健全跨省市的产业合作机制,以飞地、对口支援等跨区域合作政策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对依托此类政策形成的基地根据产业规模、创新能力予以资金、贷款扶持。

  (二)发挥全产业链的合作创新作用

  推动智能硬件制造、数据运营、电信服务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跨行业合作,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技术入股、资源交换、股权投资等方式与智能硬件企业开展合作创新。依托龙头企业,引导智能硬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围绕产业标准、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组建产业联盟,支持产业通用的软硬件开发环境、技术标准、业务模式的建设。

  鼓励大企业为智能硬件企业提供软硬件技术开发平台和加工设计平台,根据平台服务规模和效果给予一次性奖励。支持地方政府和大企业建立在线技术服务、众创/众包研发、协同制造、网络实时服务等新型产业链合作模式的服务平台。

  三、建立智能硬件联盟,支持创新创业

  (一)中国智能硬件产业联盟

  组织区域经济主管部门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建设中国智能硬件产业联盟,帮助各经济区域政策制定与跨区合作,帮助企业快速打通产业链各个环节,提升企业的产品、技术和模式创新能力。

  组织开展针对智能硬件安全、性能优化等方面技术合作,寻找技术瓶颈,寻求技术突破。组织开展跨区域的智能硬件产业政策交流与制定。支持各经济区域的智能硬件创新聚集区建设,搭建智能硬件体验的展示与交易平台。

  (二)支持智能硬件小微团队创新创业

  政府补贴资金用于房租补贴、购置设备、团队建设和技术研发。对于优秀智能硬件创业企业优先提供选址和空间拓展服务、创业辅导和投融资服务。支持全球智能硬件领域的优秀人才和团队回国创业,并给予政府补贴支持,同时降低智能硬件企业贷款成本。

  支持智能硬件企业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取得硬件研发所需的设备,对企业融资租赁而发生的融资费用给予政府补贴。

  (三)加大对智能硬件企业股权投资支持

  采用跟进投资、联合投资、与政府引导基金合作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等方式对智能硬件企业进行股权投资。鼓励智能硬件企业开展并购。

  鼓励设立智能硬件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智能硬件领军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设立智能硬件产业投资基金,采用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和运营方式投资孵化企业,构建上下游产业生态链。更多相关智能硬件行业分析请查阅由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智能硬件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更多智能硬件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智能硬件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