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科技成果在行业中的不断应用,机电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无论想在五金行业的哪一个领域站稳脚跟,都要充分了解市场的发展动态。以下是2016年我国五金机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当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际,中国五金行业也未能幸免,一些实力不强、技术含量低的企业倒闭的倒闭,转产的转产。五金行业商协会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讨论会,行业媒体从不同的角度呼吁该救救那些“可怜的企业”。笔者认为,不论是从经济规律的高度分析,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考虑,还是五金行业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趋势看,我们都没有必要救金融风暴影响下的中国五金机电企业。相反,我们更应该痛打落水狗。
中国五金机电行业集体的迷失与变态
美国次货危机像瘟疫一样传染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国也未能幸免。当中国政府公布近来GDP增长速度放缓,当美国、欧洲人勒紧裤腰带,减少使用中国廉价产品的时候,当中国互联网营销标志性人物马云先生向中国的中小企业高呼呐喊“冬天”来了的时候,中国五金机电行业似乎一夜之间迷失了方向,整体性沦为了环境的奴隶,可悲哉!
行业商协会开展了各种不同形式的讨论会,聘请了所谓知名专家现场“布道”,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无可厚非,可是笔者在中国五金机电企业主那里看到的多是恐慌,是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平时那些处事稳如泰山的所谓企业家哪去了,平时那些高谈阔论哪去了,平时那些管理之道哪去了,我不禁要问。
作为媒介,本应该起到客观报道,正确引导的作用和功能。可我们的很多行业媒体几乎一致认为我们该救救那些“可怜的企业”吧!却从来不会从经济规律的高度分析,目前这种现象只是经济周期的一种负面表现,肯定会淘汰部分企业,企业应该利用这样的挑战,提升自己。如果企业难以应对了,为何不思考别人的企业安然无恙,自己的企业却危如累卵,该是检讨自身的时候了吧。
天津文光集团董事长高文光给中国五金机电行业树立了伟大的榜样,他告诉记者:“别人给员工降薪,我给员工涨工资;别人裁员,我扩大规模,招聘新人”,这样的豪言壮语和做法已经很少有了,起码在目前的五金机电行业,更是稀罕事儿;同时这句话给了中国五金同仁当头一棒,过冬需要的是寒冬前的贮备,不是临时抱佛脚。
作为中国政府,对中国企业(当然包括了中国的五金机电企业)有种说不出的无奈。对于中国的五金机电行业来说,从解决中国普通劳动力就业的角度出发,政府当然需要能够提供大量普通工作岗位的中国五金机电企业的大量存在和持续发展。但另一方面,中国五金机电行业落后的技术,低附加值的产品,产能过剩的现象相当严重;从长远来说,这种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企业会阻碍中国五金机电产业的整体性升级,降低中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因此,政府在2007年降低了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额,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淘汰部分落后企业的决心。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前不久的一句狠话狠狠地抽了中国企业一个耳光,那就是“决不救落后企业”,广东省政府这样的表态足见决心和魄力。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不容任何人成为羁绊,即使拿就业问题当作挡箭牌,也绝不可以。
金融风暴掀开了中国五金机电行业落后的面纱
从原材料涨价到人民币升值,从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到出口退税的下调,再到当下的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中国五金机电企业在短短的一两年里经历了从未有过的波动,这些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变化,有些是突如其来的,有些是可以预见的。
在金融危机来临之前,中国五金机电企业在“四大重压”之下,还能勉强正常呼吸,而此次金融危机的到来,犹如擎天霹雳,既动摇了许多企业的根基,又伤害了我们许多所谓企业家的感情,只能用一个“惨”字来形容。
广东、江浙沪五金制造型企业倒闭近三分之一,工人带着悲伤的眼神离开了工作多年的工厂;企业主黯然神伤,有的跑,有的逃。一部分企业负利润经营,而国外知名企业和国内优质企业却受影响不大。获得中国名牌称号的浙江博大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其2008年上半年销售额略有下降,麦太保中国的业绩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长。博世电动工具则利用这样的危机逆势而上,在别人都在大大缩减开支的时候,他们却加大品牌营销力度,在多家电视台投放电动工具的广告,促进销售。我相信,对于博世而言,这次金融危机正是与同行博弈的好时机,何必像国内企业一样慌乱呢。
因此,在危机中,我们的许多企业被淘汰了,一些企业还在坚持,一些企业受其影响有限。我的结论是:落后的就要被淘汰,中国五金机电行业整体落后的局面会在重压之下前进,危机掀开了中国五金机电行业落后的面纱,揭开伤疤总是痛苦的,但从长远来说,利大于弊。
随着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环境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实力的快速崛起,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有活力的经济地区。中国经济设施比较完善,产业发展比较成熟且劳动力成本较低,具有成为全球五金制造中心的比较优势,五金制造业外向型发展特征明显。
中心地位的加强首先表现在近几年五金产品的出口全面增长:主要五金产品的出口增长率均高于产量的增长率,更高于国内市场销量的增长率;主要五金电器产品全面开花,不仅电动工具、手工具、建筑五金产品这些传统的出口大类产品增幅很高,而且以前出口比重不大的厨电产品和卫浴产品2004年的出口增速亦十分明显。巨大的市场和中心地位引力将进一步吸引五金跨国公司制造中心向中国的转移。
近年来,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爆发,地产业出现了无法预估的高速增长。五金行业在地产大军中被不断的推向成熟。我国五金行业总产值高于家电行业,并以每年20%的增长比例高速发展。并且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品牌五金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普通老百姓家,尤其是以五金品牌门锁等产品需求尤为旺盛。
更受惠于经济刺激计划,国内经济和国际贸易及房地产业的全面带动之下,大量五金零件需求旺盛,规模迅速扩大。近七年,我国金属制品工业销售收入逐年增长,增长率保持在14%以上,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而我国五金制造业将整体到达国际先进水平。我国每年有100多亿美元的五金产品出口,随着经济环境的好转以及国内五金企业整体竞争能力的增强,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五金制品行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其中门锁、拉手等单个品类市场容量都在1000亿元左右。并且随着政府刺激内需的计划,五金机电市场增长前景将极为为广阔。更多相关五金机电行业分析请查阅由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五金机电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更多五金机电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五金机电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