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出生数量的增多,必然导致配方奶粉市场红利的增长,业内人士预测,截至2018年,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中国无疑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婴幼儿奶粉市场。
业内人士指出,不管新政未来走向松还是紧,随着注册制、食品安全法等法规在2016年的相继实施,品牌、配方数量将大大减少,在整体品牌数量减少、市场总量持续攀升的大背景下,中小乳企会有更强的危机感。
由于近年来国内奶粉频现质量问题,尤其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消费者对国产品牌奶粉消费信心受损,致使洋品牌趁机加速扩张,外资品牌奶粉也纷纷加大在中国的布局。
正是基于国内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的巨大前景,外资品牌并逐渐占据了婴幼儿奶粉市场尤其是中高端奶粉市场的主要份额,并掌控着婴幼儿奶粉市场的话语权。
在经过毒奶粉事件以后,国内奶粉行业又受到“性早熟”、“皮革奶”的困扰,然而从几次事件中可以看出,企业对消费者的质疑采取了较为积极的回应,一定程度上标明了企业对品质追求的决心。
国家对奶粉产品的检测力度加大,短期来看,会为企业带来一定的限制,但就整个行业的长远来看,将会提升行业产品质量档次,增加消费者信心,使整个行业的发展加快。
在政策不断加码、奶粉市场价格战洗牌、企业兼并重组的发展趋势下,我国奶粉行业集中度将明显提升,存活下来的国产奶粉品牌将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
目前,婴幼儿乳粉行业兼并重组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质量是国产奶粉受到洋奶粉压制的重要因素。质量问题上,提振国人对国产奶粉的信心极为重要。
2016年,国产奶粉纷纷摆脱代工厂依赖,除了在境内开展兼并重组外,伊利、光明、圣元等企业以投资新建、收购或控股等形式在新西兰、法国、以色列等国建立奶源基地或原料加工厂。
更多奶粉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奶粉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