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行业分析报告 >> 煤焦油深加工行业现状分析:供需矛盾突出

煤焦油深加工行业现状分析:供需矛盾突出

2016-11-29 14:57:4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煤焦油深加工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行业,因其工艺成熟、投资少、附加值产品多等优势,在我国发展相对较快。煤焦油是一种以芳香烃为主的有机混合物,有利用价值的产品较多。深加工中所获得的萘、沥青、洗油、轻酚油、蒽油等一系列产品是染料、橡胶、塑料、农药、医药等行业的基础原料,因此煤焦油深加工行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2016年,我国煤焦油深加工行业发展相对稳定,因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及国家宏观面制约,其产业结构发生着微妙变化。

  产能严重过剩,供需矛盾依然突出。据监测,目前我国煤焦油深加工行业产能已达2480万吨,5年时间里新增产能670万吨,其中2013年为增量高峰期,增长比达到146%,而且新上装置产能均在30万吨以上。但市场上的开工率与增长率却成反比,2010年我国煤焦油深加工产能由1500万吨增至2015年的历史高峰值2550万吨,但市场开工率却由80%降至45%,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升级。2016年,国家供给侧改革及一系列环保、去产能等工作实施效果显著,国内煤焦油深加工产能淘汰100万吨以上,但仍有71万吨新装置投产运行,分别为山西安仑化工在原有36万吨基础上又新上36万吨装置,属于产能扩建;马钢奥瑟亚新上产能35万吨装置,属于新建产能。虽然新增产能创近6年来增量新低,但市场开工率仍偏低,行业产能过剩矛盾依然突出。

煤焦油

  地区分化依然明显。目前,我国煤焦油深加工行业产能分布较为集中,仍向原料、下游集中的华东(665万吨)、河北(404万吨)、山西(534万吨)地区靠拢,约占国内产能的2/3;西北(275万吨)、西南(133万吨)地区深加工企业较为分散,产品本地消化能力偏弱,多以销往主产区消化为主,但受交通运输限制,价格难以与山东、河北地区相抗衡,市场变动相对滞后,缺乏市场竞争力,企业利润空间收缩。

  与国外深加工企业差距大,竞争优势依然较小。我国煤焦油深加工企业技术单一,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较少,生产企业效益平平,适应能力较差。而国外生产企业生产模式较多,一是全方位型生产代表德国吕特格,对产品提纯及等级划分精确;二是对小产品进行精细化发展,如喹啉、咔唑等产品的进一步加工,代表企业为日本住金化学;三是注重煤沥青产品的深加工,如生产针状焦、浸渍沥青等高附加值产品。但我国深加工企业多以生产最普通的中温、改质煤沥青为主,浸渍沥青只有考伯斯开滦及辽宁鞍钢生产,而针状焦技术难度较大,国内生产企业极少,并且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不高,没有竞争优势,所以我国高品质碳素行业的针状焦主要来源依旧依赖于进口。洗油、蒽油、粗酚等深加工行业对技术及环保要求较高,但国内精细化企业只追求短线利润,很少投入资金钻研技术开发,导致精细化产品质量一般,缺乏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导致目前国内精细化行业开工率低,企业转行情况较为常见。

更多煤焦油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煤焦油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