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家电其它行业分析报告 >> 2016年北京家电维修行业规范政策分析:售后乱维修难望改观

2016年北京家电维修行业规范政策分析:售后乱维修难望改观

2016-12-14 09:51:57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家电维修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关家电维修投诉一直是消协投诉榜上的热点。消费者反映,根本搞不清上门服务的维修人员是不是正规厂商的人员,此外,由于不清楚产品构造、原理以及配件的实际价格,维修价格往往“师傅说什么价就是什么价”。家电行业售后乱、维修难等问题有望得到改观。2016年北京家电维修行业规范政策分析详情如下。

2016年北京家电维修行业规范政策

  鱼龙混杂的家电维修行业逐渐步入政策监管时代。12月8日,北京电子电器协会发布《北京市家电维修服务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根据规范要求,上门人员在内的维修服务人员需持有佩戴有二维码标识的“上岗证”、“上门服务证”。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规范的发布将有助于保障行业企业、从业人员以及消费者的各方权益,营造和谐的市场环境。

  这是北京首份家电维修行业的规范发布。据了解,规范从家电维修企业的开业条件、经营管理、岗位服务和诚信建设等方面做出规定,旨在引导地处京城的家电维修服务企业走向规范化、连锁化、品牌化道路。从具体规范内容来看,其中包括如,在城六区和通州区新注册的家电服务企业经营场所应达到50平方米;包括上门人员在内的维修服务人员,需持有佩戴有二维码标识的“上岗证”、“上门服务证”等详细内容。

  事实上,家电行业长期存在的售后乱、维修难等问题一直为广大消费者所诟病。在此前的市场调查过程中,有消费者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由于不清楚产品构造、原理以及配件的实际价格,进行家电维修后往往维修师傅说什么价格就是什么价格。另有消费者表示,上门服务的维修人员也没见身着统一制服,根本不知道是不是正规厂商的维修人员。

  规范的落地成为净化家电维修市场环境的一剂良方。北京电子电器协会秘书长武建宝表示,规范对家电服务企业经营场所的场地面积提出要求,可以制约“小、散、乱”企业的发展,加速引导经营者向规范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要求维修服务人员“持证”上岗,一方面有助于企业动态管理,同时也能让消费者查验上门服务人员的身份,防止意外发生。更多最新家电维修行业市场分析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家电维修产业市场运行暨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据了解,自去年7月北京市政府印发《北京市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行动计划》以来,北京电子电器协会组织行业知名品牌家电企业、连锁服务企业和行业专家,结合服务业扩大开放和“互联网+”的市场环境,最终通过征求各方意见完成新规制订工作。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大规模的开展标准规范宣贯活动将使行业企业、从业人员以及广大消费者全面了解行业现行有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从企业开业、经营管理、岗位服务等各个环节做到有章可循,引导行业规范有序发展,从多角度保障各方权益,营造和谐的市场环境。

  生活性服务业的服务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需要政府、企业共同探索。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应用电子教研室主任吴劲松表示,对于行业管理者来说,需要从国家整体行业战略角度考虑,从定位、标准、实施、流程、监督等方面继续给予指导,宏观把控家电服务的变革;对于家电企业来说,需要用互联网思维来重新审视服务内涵,率先用互联网的理念来探索服务升级之路,确实把服务融入到全产业链流程的各个环节。

  总之家电维修乱象的根本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常态性的监管,需要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更需要消费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监管,这样才能在源头上解决家电维修的乱象。

更多家电维修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家电维修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家电维修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