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能源行业分析报告 >> “十三五”可再生能源行业分析:占清洁能源增量50%

“十三五”可再生能源行业分析:占清洁能源增量50%

2017-01-06 15:28:27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能源发展事关国计民生。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了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清洁能源发展规划又更加明确提出了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十三五”可再生能源行业分析内容详情如下。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路径和重点任务,提出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1月5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及配套编制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把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保持一致。

“十三五”可再生能源行业分析:占清洁能源增量50%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李仰哲表示,优化能源结构,实现清洁低碳发展,是推动能源革命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

  与以往五年规划不同,“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从保供应转到了增效益,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划定50亿吨标准煤的红线。同时,优化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能源将是能源供应增量的主体,其中可再生能源占到半壁江山,投资将达2.5万亿元。更多最新相关可再生能源行业市场分析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李仰哲表示,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方略,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综合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能源消费趋势变化等因素,经过充分论证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规划》提出“到2020年把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保持一致。从年均增速看,“十三五”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2.5%左右,比“十二五”低1.1个百分点,符合新常态下能源消费变化新趋势。从能源强度看,按照规划目标测算,“十三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15%以上,可以完成《纲要》提出的约束性要求。

  而在能源供应方面,形势也发生了同样的变化。在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何勇健看来,以往的能源五年规划都是在能源长期供应紧张的形势下来安排设计的,主基调就是扩能保供,保障能源需求。在“十三五”新的形势下,保供已经不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点和主要矛盾,而是如何提高能源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其中一个需要处理好的关系就是传统能源转型发展和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的关系。一方面强调化石能源要清洁高效的发展,同时也提出了新能源要用新的模式更好地开发,扩大就地消纳,促进可持续发展。

  根据《规划》,“十三五”时期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以上,天然气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0%,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58%以下。按照规划相关指标推算,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消费增量是煤炭增量的3倍多,约占能源消费总量增量的68%以上。其中,到2020年,水电装机达到3.8亿千瓦(其中含抽水蓄能电站4000万千瓦)、风电装机达到2.1亿千瓦以上、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1亿千瓦以上、生物质能发电装机达到1500万千瓦、地热供暖利用总量达到4200万吨标准煤。分解到每年的话,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量年均增长4250万千瓦,包括常规水电约800万千瓦、抽水蓄能大概350万千瓦、风电约1600万千瓦以上、光伏发电约12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热发电约1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约200万千瓦,约占“十三五”年均新增装机规模的一半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风电、光伏布局向东中部转移,新增风电装机中,中东部地区约占58%,新增太阳能装机中,东中部地区约占56%,并以分布式开发、就地消纳为主。

  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规划包括《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这个总规划以及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5个专项规划,占了能源领域“十三五”14个专项规划中的近一半,特别是首次编制的地热能发展规划,充分体现了中国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以及中国政府践行清洁低碳能源发展路线的坚定决心。未来,电力、可再生能源等14个能源专项规划将陆续发布。

  清洁低碳能源将获万亿元投资,业内人士认为,《规划》的发布无疑将加快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更多可再生能源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可再生能源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