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化妆品行业分析报告 >> 2017年美容院行业现状及乱象分析:朝阳产业发展遇阻

2017年美容院行业现状及乱象分析:朝阳产业发展遇阻

2017-01-09 10:34:4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近些年美容企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随着美容企业的崛起,美容企业处于生机勃勃的发展之中,很多人也喜欢去美容院做美容,不过美容院行业现状及乱象也非常多,引发业内人士对行业前景的担忧。

  2017年美容院行业现状及乱象分析

  近年来,中国美容市场高速发展,美容行业是暴利行业,因此也滋生了很多乱象,美容院推出针灸、刮痧“套餐”、美甲师冒充“整形师”、海淘“三无产品”充当进口产品……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以美容院为代表的生活美容机构,逐渐成为非法行医“重灾区”。

2017年美容院行业现状及乱象分析:朝阳产业发展遇阻

  这些“小作坊”犯案方式隐秘,加之处罚条例滞后,导致监管查处难、惩戒力度小,一些非法经营的美容院如“牛皮癣”般难以根除、屡查屡犯,危害百姓健康,严重影响医疗和美容两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更多最新相关美容院行业现状分析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美容院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

  美容院行业现状:近九成整形失败与“三非”挂钩

  与整形医院、门诊部等医疗美容机构相比,生活美容机构大多以美容院、SPA会所等形式出现。这些美容机构大多为街面门市,或藏于小区住宅,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不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营业目的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经营范围不可对人体有创伤性和侵入性。

  然而记者走访发现,“打耳洞”、“针灸减肥”、“洗眉”、“刮痧”等本该属于医疗美容范畴的项目,在生活美容机构仍普遍存在:例如某美容院直接在某团购网站打出广告“当天扎针当天瘦”,有的美甲店也推出了“经络火罐+刮痧”团购套餐;甚至有些饰品摊位、小店都表示可以“打耳洞”。

  近年来,国家及地方卫生、食药监部门陆续破获一批美容院销售、使用违法药品、医疗器械或非法行医的案件。位于辽宁省凌源市的“华人一手养生堂”在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就擅自开展针灸诊疗活动,近日被辽宁省卫生计生监督部门处罚。

  此外,还有一些美容院不仅“小打小闹”拔火罐,甚至忽悠顾客“动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整形医生透露,一些美容院根据自身利益需要,事先和“大仙”打招呼,相面时“有的放矢”,“忽悠”顾客做整形开运。

  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祁佐良曾表示,有数据显示近90%的整形失败,都是“三非”整形所致,即非法医疗机构、非专业医师、非合格产品。目前中国整形市场巨大,大量无资质、非法从业人员在其中浑水摸鱼。

  “三无产品”冒充美容针剂监管处罚难震慑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生活美容机构非法行医大多为无证行医,有些在机构内部设超范围经营内容,还有的无行医资质美容工作人员私自携带玻尿酸、肉毒素等微整形药品,通过熟人介绍、网络预约等方式上门注射,不乏有求美者因此感染毁容、生病住院。

  整形药品中也不乏“三无产品”。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三无”注射美容产品多标记为外国生产的玻尿酸、胎盘素等注射剂,部分产品包装上无中文标志,打着从韩国、日本、德国等国家进口的旗号。

  实际上,这些注射剂不乏制假窝点生产的假药,或是未被国家允许进口的海淘货。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美容院从无药品、医疗器械经营资质的个人手中,低价购进注射美容产品,拆掉或换个包装后,摇身变成“高级药品”。由于注射微整形等项目收费高、操作难度低,甚至有的没有医疗从业资格的美容师、美甲师,以及广告推销人员都可以培训几天后上岗,加之百姓对生活美容和医疗美容界定不清,不少美容院为了利润铤而走险。

  “工商部门查不了非法行医。而对于医疗监督部门,生活美容机构属于监管的灰色地带,想要彻查消灭很难。”辽宁省卫生计生监督局医疗监督科主任朱悦坦言,美容院、SPA会所数量众多、开业频繁,且不在卫生部门登记注册,加之基层卫生监督工作人员配比不足,即使检查也大多首选医疗机构,除非卫生监督部门在检查广告、公共场所采光等方面发现非法行医问题,否则生活美容机构往往被忽略。目前查处的美容院仍大多要靠群众举报、投诉。

  除了“监管难”,还有“处罚轻”。目前有些法规只有违反条款没有处罚条款,执法时没有处罚依据,只能下意见书责令改正。部分现行法律法规相对滞后,甚至90年代初制定的法律现在仍在实施。“例如1994年9月1日开始实行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还在沿用,规定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才被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起不到有效震慑作用。”朱悦说。

  朝阳产业发展遇阻,如何遏制非法行医黑手?

  近年来,中国美容整形业发展迅速。据了解,2012年以来中国整形美容消费量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秘书长赵振民表示,整形美容已成为房地产、汽车销售、旅游之后的第四大服务行业。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美容业已成为朝阳产业,然而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中国整形业兴起的近十年中,平均每年因美容整形毁容毁形的投诉近两万起。

  如何让美容整形业持续健康发展?专家指出,行业内的规范自律是首要的,行业协会要更好地监督提携教育。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民营分会第一副会长、整形专家田永成曾表示,民营医疗美容分会的建立将加强行业的监督力度,对规范和发展我国民营医疗美容事业起到推动作用。

  此外,经营者有义务和责任去规范美容市场,从质量、德行、诚信、品牌四方面着手,通过积极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督导市场健康的发展,营造良好有序的市场发展氛围。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思宁表示,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其跟得上时代发展,一旦发现非法行医的生活美容机构,要严厉处罚。“涉事美容院往往通过网络、微信等方式散播广告,除了要对‘地面终端’的美容院严格筛查,还要加强相关非法网络广告的监管。”

  总结2017年美容院行业现状形势认为,美容院市场乱象亟待更严格的政策监管,总体来说美容院市场前景仍然十分具有诱惑力。

更多美容院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美容院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