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行业分析报告 >> 2017年资产管理政策环境分析:6%的增值税或将影响资管产品投资收益

2017年资产管理政策环境分析:6%的增值税或将影响资管产品投资收益

2017-01-13 14:58:04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一直以来,整个资管产品的运作都处在税收监管的盲区地带,极少有资管、信托产品交税的记录,这使得资产管理行业“小日子”过的极为悠然。但随着去年资管行业被纳入营业税改增值税(营改增),以及近期财税部门针对资管缴纳增值税一系列细则出台,资产管理行业政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6%的增值税或将影响资管产品投资收益。以下是报告大厅小编整理的2017年资产管理政策环境分析。

  资产管理行业简介:

  资产管理可以定义为机构投资者所收集的资产被投资于资本市场的实际过程。虽然概念上这两方面经常纠缠在一起,但事实上从法律观点来看,资产管理者可以是、也可以不是机构投资者的一部分。实际上,资产管理可以是机构自己的内部事务,也可以是外部的。

  因此,资产管理是指委托人将自己的资产交给受托人,由受托人为委托人提供理财服务的行为。是金融机构代理客户资产在金融市场进行投资,为客户获取投资收益。在国内资产管理又称作代客理财。资产管理的另一种方式是作为资产的管理者将托管者的财产进行资产管理,主要投资于实业,包含但不限于生产型企业。此项管理风险较小,收益较资本市场低,投资门槛较低。

  资管产品是资产管理类产品的简称,比较常见的包括基金公司发行的基金产品、信托公司的信托计划、银行提供的投资理财产品等。简单说,资产管理的实质就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各类资管产品中,受投资人委托管理资管产品的基金公司、信托公司、银行等就是资管产品的管理人。

2017年资产管理政策环境分析:6%的增值税或将影响资管产品投资收益

  专家分析资产管理政策环境:6%的增值税或将影响资管产品投资收益

  1、从不交税到6%增值税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资产管理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2016年9月30日,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48.92万亿元。

  不过在去年5月1日全面营改增之前,资产管理产品投资收益并没有缴纳营业税。

  安永间接税合伙人周澔宇告诉记者,按照当时法律资管产品的收益也应该缴营业税,但是由于当时没有明确扣缴义务人(即法律规定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而资管产品的投资者又很分散,所以税务机关征管很难,实际操作中资管产品投资收益并没有交营业税,因此形成了很大规模的征税漏洞,而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借营改增来规范资产管理产品纳税。

  2016年5月1日,包括资管行业在内的金融业正式被纳入营改增,缴纳6%的增值税。12月21日的《关于明确金融房地产开发教育辅助服务等增值税政策的通知》(下称《通知》),更进一步明确了,资管产品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增值税应税行为,以资管产品管理人为增值税纳税人。合同中明确承诺到期本金可全部收回的金融商品,持有期间(含到期)的投资收益按照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取得的非保本的上述收益,不属于利息或利息性质的收入,不征收增值税。

  周澔宇称,这个《通知》明确了资管计划的管理人作为纳税人,本质上是扣缴义务人。而对于保本收益的资管产品,持有期间的投资收益需要缴纳6%增值税。而非保本收益则不用交增值税。

  由于此次《通知》要求上述细则对交增值税追溯到2016年5月1日起执行,这意味在这期间结束的资管计划也要补交增值税,这在资管行业引起巨大反响。

  周澔宇告诉记者,资管行业向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反映,在这期间已经结束的资管产品,投资收益已经分给投资人,资管计划人很难再去向投资者追回应交税款。而且政府要求区分保本和非保本资管产品来交税,而资管产品种类繁多,资管产品需要对系统进行改造,因此请求延缓政策实施时间。

  在考虑这一诉求后,2017年1月11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印发《关于资管产品增值税政策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下称《补充通知》),将对资管产品2016年5月1日施行的交税规定推迟到2017年7月1日。

  这让资管行业松了一口气。不过从保本产品投资收益不交营业税,到营改增后需要缴纳6%的增值税,资管产品投资收益将直接受到影响。

  周澔宇认为,现在理财产品收益率较高,如果按照6%的收益率来算,7月1日之后保本投资收益开始要征收6%的增值税,那么与之前相比,大概千分之3的收益需要用于交增值税,对理财收益影响很小。

  一些资管机构已经开始采取应对措施。比如中国民生信托近日在官网发布公告,称受《补充通知》影响,我司立即对近期涉及暂扣增值税的项目进行第二次分配,并加计同期银行活期利息。

  周澔宇表示,为了适应新政策,资管计划人需要对资管产品结构进行调整,改造升级管理系统。

  中金固收团队分析称,增值税从过去的不交到未来的以管理人为主体的规范纳税,资管行业的整体成本将上升,收益率下降;反过来,最终需要投资人与管理人来承担,取决于双方的税收弹性,或导致理财收益率下行10bp左右,管理费也或下行5-10bp(牺牲一部分利差)。

  2、实操细则待出台

  此次是否对资管产品收益征增值税,一大关键是区分是否为保本产品。

  周澔宇告诉记者,目前保本的定义并不清晰,实际上法律层面不允许保本,但为了迎合投资者需求,资管产品有通过保险等很多保本手段,但怎么区分保本就比较难,比如现在有资管产品打广告说99%的资金保本,1%不保本。

  “为此我们专门请教税务总局相关人士,他们给出判断的两个原则,一个是经济实质,另一个是法律合同。如果资管产品实际上是有固定收益的,就会被认定为保本产品。法律合同如果也有保本承诺,也会被认定为保本产品,这些都将缴纳6%增值税。如果在保本认定中,法律合同与经济实质有冲突,以经济实质原则为准。”周澔宇称。

  由于对资管产品是否保本自由裁量权较大,周澔宇认为未来很可能出现各地税务机关执行标准不一,同一款资管产品可能出现不同征税情况。

  7月1日开始对保本资管产品征税,业内对”7月1日”时间点也有不同理解。

  周澔宇称,资管产品计划有设立日期,签署合同日期,给投资分红日期,和最后结束日期,上述《补充通知》以哪个时间点来征税并未明晰。

  另外,由于资管计划征税并没有年度清算的概念,因此一种令资管计划人担心的情况是,如果该资管产品前几个月盈利交税后,后面一直投资亏损,导致最终该资管产品总体亏损,但实际上前期交的税却无法退回。

  此外,纳税人购入资产管理产品未持有至到期的,对于保本和不保本的金融商品,应如何缴纳增值税也待明确。

  周澔宇表示,目前营改增政策补丁文件不少,然后官方根据市场反映在补丁文件上打补丁,总体呈现小修小补的节奏。未来还将有后续征管文件出台。

  根据《补充通知》,资管产品运营过程中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的具体征收管理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另行制定。

  结语:

  资管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健全的制度环境。因此此次政策的调整或许会影响到投资者的最终收益,但从长远来说,这也未尝不是一次市场规范的尝试。更多行业政策信息可查阅2016-2021年中国资产行业市场供需前景预测深度研究报告

更多资产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资产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资产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