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价格政策调控力度逐渐减弱,供需关系变动,品种结构改变以及种粮成本,国际粮食市场预期等因素的影响下,玉米、大豆、稻谷、小麦等粮食价格将以弱势走低为主,粮价整体水平将低于2016年。2016粮食市场行情及2017年价格走势预测如下:
报告大厅《2016-2021年中国粮食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显示2016年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1624万吨,比上年减少520万吨,下降0.8% ,仍是历史第二高产年。其中,夏粮产量13920万吨,下降1.2% ;早稻产量3278万吨,下降2.7% ;秋粮产量44426万吨,下降0.6% 。棉花产量534万吨,下降4.6% 。油料产量3613万吨,增长2.2% 。蔬菜产量80005万吨,增长1.9% 。水果产量28319万吨,增长3.4% 。
2016年国内 玉米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继2015年临储收购价首次下调后,执行8年之久的临储收购政策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市场化收购+补贴”新政策。2016年成为临储退出元年,全年玉米价格多次探底,年末跌至10年来最低水平。
2016年我国小麦市场整体呈年初余粮短缺价格高位坚挺,新陈麦交替期间麦质偏差围绕托市价格波动,年末余粮售空价格走高且达到新高点的走势。总结本年度小麦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年初15年产小麦余粮剩余不多,国储小麦拍卖价格过高且质量偏差,厂家高价采购市场余粮;二、2016年产新季小麦质量偏差,主产区省份多受雨水灾害影响,小麦市场价格略低于往年,且大部分质优小麦基本销往国储;三、10月末高质量小麦供应偏紧问题显现,小麦价格不断走高直至与国储拍卖成本相当后企稳,厂家以采购国储陈麦为主。
2016年,国产大豆单产整体略有减少,但播种面积大幅回升,总产量有所增加。“镰刀弯”政策实行后,市场普遍看空今年的国产大豆市场,但在国际大豆市场强劲支撑下,国内豆价跌幅有限,加之今年东北产区大豆遭遇干旱,产量增幅较预期有所减少,年末受北粮南运运力紧张影响,南方大豆市场出现短期供应缺口促进大豆价格上涨,北方大豆价格也因粮库上调收购价而出现反弹,整体来看2016年国产大豆价格略有上涨。
2016年全国粮食总产61623.9万吨,比2015年下降0.8%。我区粮食总产2780.2万吨,比2015年下降1.66%。
粮食总产虽然小幅下降,但是粮食市场供需较为宽松的格局没有改变。玉米市场库存偏高,小麦市场库存充裕,大豆市场需求偏弱。预计在粮食市场供需较为宽松的局面下,2017年的粮价仍将以弱势运行为主。
由于玉米市场价格连续两年大幅下降,对农业种植结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玉米种植面积逐年下降,稻谷、小麦、大豆以及经济作物和青储饲料种植面积增加。
2016年新玉米上市收购价格大幅下跌,导致农民种植玉米的收益大幅下降,将会对2017年粮食种植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预计玉米种植面积进一步缩减,小麦、大豆等农作物面积会有所增加。粮食生产结构变化会将会影响市场预期,进而影响价格走势
3、种粮成本对粮价运行起到支撑作用。
近几年粮食种植成本随着土地租金和人工费用的上涨而大幅提升。成本调查监审局农本数据显示,2016年全区玉米种植成本达到853.78元/亩。其中土地成本为238.08元/亩。玉米收购价格下降导致种植收益大幅降低。
2016年全区玉米种植收益为-114.08元/亩,比2015年下降255.37元/亩。考虑到国家发放的玉米生产者补贴,租用土地种植玉米的收益基本上已经达到盈亏的临界点。预计种粮成本居高将对2017年粮价起到支撑作用。
预计2017年稻谷、小麦的最低收购保护价格继续维持。
2016年水平的可能性比较大。玉米、大豆虽然取消临储政策,但国有粮库轮换收储政策依然对市场价格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国有粮库在轮换收储期间的价格对市场价格起到重要的标示和引导作用。此外,国有粮库的大量库存粮源,出库时机和出库数量都将影响到玉米市场价格的走势。
预计,2017年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以及收储轮换政策将对粮食市场价格起到支撑和稳定作用。
美国农业部12月份供需报告预测,2016/17年度全球大豆总产量预计3.38亿吨,大豆期末库存预计达到创新高的1306万吨,市场承压加大, 2017年进口大豆价格不具备大幅提升的条件,预计将继续以低位波动运行为主。受进口大豆的影响,国内大豆市场价格也将以低位波动运行为主。
综上所述,受综合产需、政策、成本及国际市场的影响,与2017年粮食价格仍将以弱势走低为主,粮价整体水平将低于2016年。
更多粮食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粮食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