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工程机械行业分析报告 >> 2017年装备制造业市场分析:高端装备渐成装备制造业“新名片”

2017年装备制造业市场分析:高端装备渐成装备制造业“新名片”

2017-02-15 16:10:38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2017年,在随着我国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中长期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及加快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等逐步深入实施和加快落实,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将逐步形成,国内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各项产业政策的促进因素逐步显现。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相关配套“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等五大专项工程的实施,将加快装备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在出口方面,2017年全球经济弱复苏趋势难以改善,但由于“十三五”时期我国将把装备工业作为新的出口主导产业培育发展,“一带一路”战略与《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加快实施,我国装备产品出口增速有望加快回升。2017年装备制造业市场分析如下:

2017年装备制造业市场分析:高端装备渐成装备制造业“新名片”

  高端装备业获政策推力 渐成装备制造业“新名片”

  高端装备作为制造业的高端领域,一直是国际竞争的焦点。2016年8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制造业创新中心等5大工程实施指南的通知》,正式发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强基、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创新等5个工程实施指南,明确了未来5年至10年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工作。

  中国经济网首席评论员温鹏春表示,《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实施指南的提出,有望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突破发展的瓶颈和短板,以此进一步带动制造业水平的全面提升,同时将为装备制造业长期投资指明方向。

  在他看来,高端装备制造作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对于引领整个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作为高端装备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将创新放到发展的首位。对于企业而言,没有持续的创新就不可能有持续的发展和持续的竞争力,这对高端装备制造业来讲更是尤为重要。虽然近年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得到快速发展,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提出要集中资源,着力突破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民用航天、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智能电网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核电装备、高性能医疗器械、先进农机装备等一批高端装备,提高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高端装备产业的发展首先要立足国内,加快突破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实现自主可控,同时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高起点发展我国高端装备产业,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在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同时,还应注意把握全球高端装备发展趋势,与此同时,选择我国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重点方向作为突破口,实现重点领域的率先发展。

  政策性金融力挺 装备制造业迎来“走出去”发展机遇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力争实现我国装备“走出去”与重点国家产能合作机制基本建立、一批重点产能合作项目取得明显进展、形成若干境外产能合作示范基地、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骨干企业,进一步促进国内经贸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上述战略的实施,为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首先,“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为装备制造“走出去”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未来若干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铁路、管线、机场、港口、核电、电信等能源设备和基础设施的需求量将持续增长;其次,国家间产业投资与合作将为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的发展时机,国内有条件的装备企业可以采取合作投资方式建设相关产业园区,或者到科技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建立研发中心,从而充分利用东道国的科技和人才资源,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企业的综合实力。另外,“中国制造”异军突起,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已经拥有了一批具有较高竞争力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为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

  装备制造企业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为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支持装备制造“走出去”将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调整业务结构、客户结构,加强国外机构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竞争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支持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进出口银行积极引导企业充分考虑东道国发展需求和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内外部合作,推动企业和东道国实现共同发展的多赢局面。如进出口银行支持的巴基斯坦拉合尔轨道交通橙项目是中巴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合作项目,也是中巴经济走廊交通领域进展最快的早期收获项目和示范性项目。项目的成功实施将有助于缓解拉合尔交通拥堵问题,对改善民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该项目还带动了国内轻轨设备、技术和服务的出口,对支持我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具有重要的作用。

  未来,进出口银行还将积极加强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新机构的协同配合,在项目开发、金融创新、投融资方案设计等环节深化合作,更好发挥整体资金优势,为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加高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市场压力犹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2017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将迎来政策福利,但市场压力仍然存在。报告大厅《2017-2022年中国制造装备行业市场供需前景预测深度研究报告》认为,未来一段时期内,部分产品市场需求将持续低迷。受钢铁、水泥、石油、电力、航运等上游行业运行低迷的影响,装备产品的市场需求持续下降,工程机械、重型矿山机械、石化通用机械、船舶等相关行业的企业订单明显不足。去年1~9月,装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4%,创2008年以来同期增速的新低,分别低于全社会及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66和1.56个百分点,也低于去年装备工业投资增速7.16个百分点,装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的下滑也导致投资类装备产品的需求不足。

  出口仍面临一定压力。当前国际经济复苏道路依然曲折,国际市场需求总体仍然偏弱。低迷的经济环境迫使许多国家的政府通过间接的、非关税性质的贸易壁垒和保护性竞争规定来保护国内市场,我国在国际市场面临的贸易保护压力依然较大,装备制造企业出口遭遇技术性、绿色环保、标准等贸易壁垒的倾向增多。

  企业融资压力不断加大。虽然2016年央行已多次降准、降息,但银行惜贷与部分企业不愿贷并存,工程机械、船舶等行业普遍反映的融资难、贷款成本高、制造商担保融资负担重等问题较为突出。

  目前,有民营造船企业融资成本已高达8%~12%,企业融资困难,进而导致保函难以开到,不少新船订单流失。据此预计,2017年我国装备工业企业生产经营仍将面临较大的困难。

  针对上述问题,报告建议:装备工业加快发展要推进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包括优化产品结构,优化组织结构,以及优化空间布局;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提升智能制造发展水平;鼓励企业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支持引导国内优势装备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推进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石化冶金设备、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航空装备、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优势领域的企业“走出去”。

  在今年的地方两会上,“实体经济”再次进入地方两会热词榜,“智能制造”广受多地热捧。另据之前媒体报道,入列《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或达30个。专家认为,未来,我国制造业东部转向高端装备制造、中部产业升级、西部优势产业突破的“新三极”格局有望加速成型,而智能制造则成为制造业的新突破口。

更多装备制造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装备制造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