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 农业保险市场规模现状分析

农业保险市场规模现状分析

2017-03-29 16:15:18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农业在我国经济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又是属于偏弱性的产业,农村风险存在于农民的生活和日常生产经营里面。中国农业保险提供的风险保障去年已达2.2万亿,中国农业保险业务规模仅次于美国,居于全球第二,亚洲第一。农业保险在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对农业保险市场规模现状分析

  从2007年开始到2016年,中国农业保险提供的风险保障从当时的1126亿增长到去年的2.2万亿,年均增速达到了38.8%。参保的农户从4981万户次,增长到现在的2亿户次,增长了3倍。承保的农作物从2.3亿亩增加到17.2亿亩,农业保险已经覆盖了所有的省份。承保农作物有190多种,玉米、水稻、小麦三大口粮作物承保的覆盖率已经超过70%。保费收入从2007年的51.8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417.1亿元。中国农业保险业务规模仅次于美国,居于全球第二,亚洲第一。

农业保险市场规模现状分析

  2016-2021年农业保险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表明,从2007年开始,中央财政在6个省实施了种植、养殖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试点,并鼓励地方政府设立保险保费补贴,2017年正好是中央财政支持农业保险十周年。

  目前,农业保险由试点扩展到全国范围,补贴品种由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扩至油料、糖料、马铃薯、青稞、天然橡胶、生猪、牛奶等16个品种。

  但我国农业保险只覆盖种子、化肥、农药、机耕、地膜等直接物化成本,赔付标准为360元/亩左右,“没有包含土地流转成本。”伍跃时认为,应将这部分纳入保障范畴,否则一旦遇到大灾,新型经营主体可能面临破产。

  据统计,当前全国流转土地平均费用为每亩1000元左右,占总成本的近1/3。有研究表明,耕地面积对种植户农业保险参保决策及投保产量产生正向影响。

  随着农业保险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业保险大灾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问题。

  中国财产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创新业务部总经理李立松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保险行业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并借鉴国际经验,探索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初步思路。

  2014年11月21日,中国农业保险再保险共同体(以下简称“农共体”)成立。这被认为是支持农业保险稳健发展的一次机制创新,填补了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体系行业层面的空白。

  综合运用市场化和行政化手段,建立多层次的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是我国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的基本思路。作为农共体负责人,李立松认为,分层结构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明确各层保障的职责分工和协作机制,实现农业大灾风险由低到高的逐级分散。而农共体在分层保障结构中承上启下的作用,实现了国家财政支持政策与行业保险保障的有效衔接。

  目前,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对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进行了比较成功的探索和实践,较为典型的有美国、德国和日本。

  以日本为例,他们农业保险大灾风险防范体系由农业共济组合、农业共济组合联合会和政府农业保险机构三部分组成,采用典型的农业保险原保险与再保险相结合的机制进行农业大灾风险分散管理。

  农业保险作为“绿箱”政策,是世界各国支持农业的基本手段之一。在13个粮食主产省开展农业大灾保险,主要是针对规模经营农户,保费将主要由政府来买单。

更多农业保险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农业保险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农业保险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