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17年,中国稀土产量占据全球稀土产量的比重均保持在83%以上,说明了我国稀土产业在全球的重要地位。在高新区,不仅磁性材料发展迅速,稀土发光、抛光、催化等主要材料产业链条也在稳步延伸,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下对稀土新材料行业投资分析。
稀土新材料行业投资分析,2016年中国稀土矿石产量为10.5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88.91%。由于自2013年开始,稀土价格跌入历史底部,且长期维持低位,海外的稀土矿山项目盈利情况不佳。2016年,美国Moutain Pass稀土矿山停产,除中国外的稀土矿产量仅为1.31万吨。据稀土新材料行业分析估算,2017年我国稀土矿的产量约为10.6万吨。
2001-2017年中国稀土资源产量情况(单位:万吨)
国家计委近日制定并颁布执行《外商投资稀土行业管理暂行规定》,鼓励外商投资中国稀土深加工、稀土新材料和稀土应用产品。这对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将产生重 要而深远的影响。 我国稀土产业经过40年的发展,从稀土资源世界第一,发展到产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初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现从三大趋势来分析稀土新材料行业投资。
稀土新材料行业投资分析,技术创新是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基础,其他驱动因素也均需以技术创新为基础。技术创新水平决定了产业及企业的增长速度、利润率及竞争门槛。特别是对于早期投资项目,技术创新能力应是考察的第一要素。对细分产业而言,受技术驱动的主要是处于概念或导入期的产业,比如石墨烯、气凝胶、生物材料等前沿材料。在这些领域,国内企业与国际企业并没有绝对差距,技术创新进程直接决定了产业发展前景。
进口替代主要集中于一些国产化率较低的细分产品领域。稀土新材料行业投资分析,在技术上,国外企业在这些领域有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国产替代的突破点主要体现在性价比方面——即在缩小技术差距的基础上以低成本取胜。进口替代涉及领域主要是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的细分产业,比如半导体材料、电子化学品、新型高分子材料等。进口替代产品的新材料项目,应重点考察进口产品价格下降空间以及来自国内同类企业的竞争压力。
稀土新材料行业投资分析,消费升级对新材料产业的驱动作用较为间接,但带来的市场效应却极为巨大。比如消费电子、汽车行业消费升级需求,对上游材料产业影响深远,涉及细分产业颇多,比如传感器、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电子化学品、特种合金、轻型合金、电池材料、复合材料等。除了基础性的技术创新能力,对消费升级导向的新材料项目,需重点考察团队的市场开拓能力以及下游产业发展趋势。
中国作为稀土资源较大的国家之一,掌控着全球近一半的稀土储量,中国稀土市场的一举一动毫无疑问将会受到全球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高度关注。稀土新材料行业投资分析,在未来,大型企业掌控稀土开采将会成为趋势,从长远角度出发,中国需要规范稀土开采与管理,方能有效的主导全球稀土市场供应。在国家大力发展稀土深加工产业的背景下,我省如果能够扫除障碍,稀土产业发展将会在“十二五”实现一次飞跃,千亿目标并非纸上谈兵。
更多稀土新材料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稀土新材料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