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 活性炭行业现状

活性炭行业现状

2019-03-26 11:11:36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2009-2017年,中国活性炭行业的专利申请数量保持较高增速,年均复合增速达到了25.71%。活性炭在元素组成方面,80-90%以上由炭组成,这也是活性炭为疏水性吸附剂的原因。以下对活性炭行业现状分析。

  活性炭行业现状分析,通过对全球主要国家活性炭生产企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测算出2017年全球活性炭产量在350万吨左右,供给量存在一定的过剩;活性炭行业分析指出,其中,中国产量占比最大,市场份额达到了1/3,但产品仍以中低端为主;美国和欧盟的活性炭供给量占比也较大,产量占比在15%以上。而根据发达国家产能转移的大趋势,预计未来发达国家的活性炭产量占比将进一步下滑。

活性炭行业现状

  活性炭是一种吸附能力很强的功能性碳材料。其具有特殊的微晶结构、孔隙发达、比表面积巨大,因此被作为优良的吸附剂,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双重特性,可以有选择的吸附液相和气相中的各种物质,以达到脱色精制、消毒除臭和去污提纯等目的,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水处理、气体净化与回收、化工、冶炼、国防、农业等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从三大方面来分析活性炭行业现状。

  1、企业规模小、生产装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我国活性炭工业尽管已是世界上的生产和出口大国,但还不是活性炭强国。我国的90%的木质活性炭厂是年产几百吨到上千吨的小企业,虽然目前全国有大大小小四五百家活性炭企业,年生产能力真正达到万吨规模的几乎没有。活性炭行业现状分析,而我国的木质活性炭企业大多数遍布于林区和乡镇企业,规模较小,生产装备既不先进而且较难更新,主要设备是大同小异,劳动生产率一般在几十吨/人•年或更低。而国外,像美国、日本活性炭生产主要集中于万吨以上的大企业,这些大企业不但产量大,生产装备先进,大都实现了生产流水线的全盘自动化和计算机管理控制,故劳动生产率很高,达到几百吨/人•年。

  2、森林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

  活性炭行业现状分析,我国是少林国家,生产活性炭只能采用林业加工剩余物为原料,而前几年,福建、江西等林区的整片山林承包或出租给个人,个体企业主为获取更大利润,只顾眼前利益,置森林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于不顾,成片砍伐林木烧炭后再经土法水蒸气活化而制取活性炭(一般薪炭材制成活性炭,采用物理活化法需要15~20吨/吨),已经造成这些地区的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个别从未发生过洪灾的地区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洪水泛滥。而采用锯木屑经过化学法生产活性炭的企业,大多是土法的平板炉,既没有废气回收装置,也没有废水处理设备(一般生产一吨成品化学炭需要化学活化剂0.3~0.5吨,工业盐酸0.5~1.0吨),由于高温活化和酸、水后处理,生产中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气和废水,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极为严重。可以说中国的化学活性炭所取得的一点不大的经济效益,是以沉重的环境为代价换取的。近几年,有些生产厂家虽然在治理环境污染上也做了不少工作,但终因经费、技术、设备等原因尚未得到根本治理。

  3、管理无序,各自为政

  我国木质活性炭企业虽然大大小小也有几百家,不论在生产、经营、外贸等方面都是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管理无序。虽大多数企业属林业系统管理,但也有不少企业属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城建、轻工、化工等部门管辖,所在经营过程中(尤其是外贸出口)是多头经营、竞相压价,造成恶性竞争。活性炭行业现状分析,根据有关资料,我国活性炭的出口价只相当于国际市场价的1/2~1/3,甚至更低。尽管如此,由于多头经营、缺少宏观管理,竞相压价争取外商的现象仍屡见不鲜。这种无序状况导致外商进一步压价,有时还引起外国同行协会或商贸部门的反倾销,而我国却无人应诉,这种局面严重影响了我国活性炭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和国家商业信誉。

  活性炭行业现状分析,我国活性炭生产企业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几十家增加到目前的近400家左右。由于活性炭是资源技术型的环保产品,其生产原料煤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随着工业的发展,能用于生产活性炭的原料煤会越来越少,而随着工业的发展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加强,活性炭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活性炭产品价格会逐渐上升。

更多活性炭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活性炭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