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 >> 硫磺行业现状

硫磺行业现状

2019-04-29 10:34:41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2018年我国主要炼厂硫磺产量合计约为618.67万吨,较去年同比增长5.63%。硫磺市场在经历了长时间弱稳调整后,再一次以大幅跳涨的方式博取了全行业的眼球,同时也给未来硫磺市场的运行带来一丝紧张的氛围。以下对硫磺行业现状分析。

  硫磺行业现状分析,2017年我国硫磺产量约5940k吨,同比增长8%。其中中国石化回收硫磺产量占总量的78%,中国石油占比11%,其他炼厂占比11%。2017年硫磺价格在前半年平稳调整,进入三季度后开启上涨行情,至9月底,价格最高涨至1850元/吨,较年初的800元/吨上涨了超过1000元/吨。硫磺行业分析指出,不过10月份开始,硫磺价格开始下滑,年底时全国硫磺平均价格在1200元/吨。2017年国内港口硫磺价格走势较明朗,整体走高且阶段性幅度明显。

  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国硫磺价格走势(元/吨)

硫磺行业现状

  不溶性硫磺是普通硫磺的高聚合形态的同素异构体和高分子改性品种,作为一种重要的橡胶硫化交联剂,在轮胎工业中应用潜力巨大,开发生产这种硫磺深加工产品,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可大幅度提高普通硫磺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现从三大技术来分析硫磺行业现状。

  1、汽化法

  汽化法又称高温法,是将干燥的硫磺熔化后 升温至500一700℃产生过热蒸汽,再依靠其自身 压力高速喷射人急冷液中迅速冷却,得到不溶性 硫和可溶性硫的塑性混合物,固化后用二硫化碳 溶剂萃取其中的可溶性硫,经分离、冲洗、干燥,即 可得到高含量的不溶性硫磺产品。硫磺行业现状分析,该法工艺成熟,单程转化率高,可直接获得含 不溶性硫60%以上的产品,并且在生产含90% 不溶性硫磺产品时,循环回用未转化的普通硫量 少,后续处理费用少,是较为经济的生产不溶性硫 磺的方法。但该法能耗高,设备和管路腐蚀严重, 操作不安全,工艺过程较复杂,投资大。国外生产 不溶性硫磺主要采用汽化法,国内主要有上海京 海化工有限公司(与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合 作开发)和江苏无锡钱桥助剂厂采用该法。

  2、熔融法

  熔融法又称低温法,是在130一150℃下使硫 磺熔融,添加一定量的稳定剂,然后将该混合物温 度提高到180~210℃,在搅拌下保持一定时间, 使可溶性硫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不溶性硫磺,然后用水迅速冷却,分离出水后的不溶性硫磺在空气 中固化,块状物经粉碎后加人溶剂、添加剂,经研 磨、过滤后得到粉状的不溶性硫磺。硫磺行业现状分析,该法具有反应温度低,设备常压操作,无“三 废”产生,投资少、见效快、操作安全的优点。但 熔融法生产不溶性硫磺,普通硫的转化率最高只 能达到30%左右,同时很难找到合适的稳定剂以 保证液体硫在低温聚合时有较高的急冷效果。目 前国内的工艺研究大多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或工 业模拟试验阶段,要实现工业化还有较大难度。

  3、接触法

  接触法是通过在酸性介质中通人二氧化硫和 硫化氢气体进行接触反应制取不溶性硫。反应产 物为可溶性硫与不溶性硫的混合物,混合物经洗 涤、干燥、粉碎、萃取等工序得到不溶性硫磺。20世纪80年代初,已有接触法的中试装置, 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在这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 较多。硫磺行业现状分析,该法虽然利用了石油天然气和化肥工业中 较易得到的二氧化硫和硫化氢气体为原料,生产 成本低,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和竞争力,但由于原料 气体的毒性(尤其是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要求生产装置严格密封,这在工业生产中很难实 现,故实际操作中劳动保护、环保要求等难以达到 有关标准,且原料利用率也不如直接以硫磺为原 料的生产方法高。

  硫磺行业现状分析,我国硫酸需求已经步入平稳,难有明显提升,冶炼酸的快速扩张势必会替代部分硫磺或硫铁矿制酸。届时,硫磺需求量也将会被压缩。全球硫磺市场已经步入供过于求的时代,尽管供应过剩率尚不明显,但这仍然有利于终端用户的市场操作。中东仍然会是全球硫磺的贸易中心,其供应商短期内仍然掌握着较高的话语权。

更多硫磺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硫磺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