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养护习惯及观念的改变,我国汽车养护行业发展迅速,行业渗透率增长至5.7%,市场规模达到11455亿元,养护车辆首次突破2亿台,同比增长10.51%,以下是汽车养护行业产业布局分析。
新车销售增速的下滑,以及保有车辆和车龄的快速上升,我国整个汽车相关的产业将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汽车养护维修、二手车、汽车租赁、汽车金融等行业都将迎来发展的契机。
在我国汽车养护市场销售额中,配件占37%,制造商占43%,零售占8%,服务占12%;汽车养护行业分析指出,与此相对应的是国外成熟的汽车养护市场销售额中,配件占39%,制造商占21%、零售占7%、服务占37%。
截止2018年底,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为3.1亿台,其中汽车保有量则有2.17亿辆。汽车养护行业产业布局指出,我国有49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保持在100万以上,拥有200万以上汽车保有量的城市为19个,拥有300万辆以上汽车保有量的城市有6个,且这一数据还在不断增加。
汽车市场发展迅速,后市场空间巨大。2015年,我国汽车后市场规模达7600亿元。到了2016年我国汽车后市场规模达8800亿元。而2017年后,我国汽车后市场规模突破万亿,达到了10700亿元。2018年我国汽车后市场总体规模达到13054亿元,预计到2022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将达25730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8.49%。
目前,我国汽车后市场养护类电商行业处于“标准化产品与服务成熟阶段”向“业务横向布局阶段”过渡的时期。行业内的企业大多数已经拥有较为完善的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体系,部分发展较快的企业已经开始横向布局自己的生态体系。
汽车养护是指根据车辆各部位不同材料所需的保养条件,采用不同性质的专用护理材料和产品,对汽车进行全新的保养护理的工艺过程。汽车养护行业产业布局指出,现今的汽车养护含盖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冷却系统、燃油系统等的养护范围。
OEM渠道:发动机油方面,参与API规格开发主要包括通用、福特、克莱斯、丰田和卡特彼勒、康明斯、马克等,参与ACEA规格开发主要包括奔驰、大众、PSA等;变速箱油方面以日本爱信、德国ZF等非开放OEM规格为主;刹车油主要参考美国联邦运输部和ISO协会标准,再通过OEM应用认证推向市场。OEM渠道对产品技术特性关注度较高,润滑油公司配合OEM开发一代产品需要3-5年,投入成本高,回报周期长,但合作稳定,产品主要流向包括初装用油和3S/4S店售后服务用油。
零售渠道:零售渠道油品以协会标准为基础,主要是将成熟的技术进行转化推广。零售市场对产品的功能、品牌、价格和终端服务质量等较敏感。零售市场中润滑油公司和经销商相辅相成,润滑油公司需要引入高质量的产品、对终端市场定位准确并提供推广支持和品牌宣传,经销商承载品牌的宣传和销售,对终端提供高效服务,开发市场。流通方式逐层经销,销售模式日趋“消费品”化。
展望未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在车后的渗透不断提高,车主消费者拥有了更多的养车可选渠道,车后服务企业快速发展,不断完善业务布局,互联网逐渐成为车主消费者养车的重要工具。今后国内汽车行业的竞争涵盖了价格、质量、服务及品牌形象等综合能力的竞争,以上便是汽车养护行业产业布局分析所有内容了。
更多汽车养护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汽车养护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