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能源行业分析报告 >> 光伏玻璃发展趋势

光伏玻璃发展趋势

2020-11-06 10:40:56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我国光伏玻璃有效产能达到662.8万吨,同比增长9.2%。基于国内的竞价抢装等因素,光伏玻璃的需求环比在逐步增加。以下对光伏玻璃发展趋势分析。

  光伏玻璃行业一直保持着以福莱特和信义光能为龙头的双寡头竞争格局,2019-2024年中国太阳能光伏玻璃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指出,我国光伏玻璃市场份额占比,信义光能占比38%,福莱特占比24%,两家合计市场份额占比超过60%,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至70%以上。

光伏玻璃发展趋势

  光伏玻璃作为光伏组件的上游原料,其强度、透光率等直接决定了光伏组件的寿命和发电效率,是晶硅光伏组件生产的必备材料,对我国光伏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从三大前景来分析光伏玻璃发展趋势。

  (1)能源危机与环境保护意识的深入人心

  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得益于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由于化石能源的有限性和过度开发,能源危机已迫在眉睫,消耗中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近年来,国际社会纷纷采取措施应对能源危机。光伏玻璃发展趋势分析,与水电、风电、核电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太阳能在充足性、安全性、广泛性、清洁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世界各国正在把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作为能源革命的主要内容进行长期规划,光伏产业已成为国际上继IT、微电子产业之后又一新兴行业。

  (2)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我国是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增加能源供应、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光伏玻璃发展趋势分析,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促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使用,为光伏行业发展营造了优良的政策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国家鼓励单位、个人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供热采暖和制冷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太阳能利用系统。《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要求我国着力优化能源结构,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大幅增加风电、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电消费比重,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科学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加快发展太阳能发电。有序推进光伏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稳步实施太阳能热发电示范工程。加强太阳能发电并网服务。鼓励大型公共建筑及公用设施、工业园区等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为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引导资源优化配置的积极作用,促进光伏发电产业健康发展,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同时各省、市地方政府,依据中央部门的政策精神,出台了关于光伏产业的地方性政策文件。这些政策文件规定了从项目初始投资补贴、税费贷款优惠、项目用地安排等各方面政策,对光伏产业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3)我国光伏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为配套的光伏玻璃行业提供发展机遇

  由于中国光伏产业配套的日趋完整,及劳动力成本、测试封装领域的优势等原因,近年来,全球太阳能电池组件和相关配套产品的制造加速向我国转移。截至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晶硅体太阳能电池生产国及全球第一大市场。光伏玻璃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太阳能电池企业在全球太阳能产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的增加必然会增加对国内光伏玻璃的需求,进而带动整个光伏玻璃产业的蓬勃发展。根据国家能源局2016年12月发布的《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国能新能[2016]354号),要求我国“到2020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1亿千瓦以上,其中,光伏发电装机达到1.05亿千瓦以上,在“十二五”基础上每年保持稳定的发展规模。”

  光伏玻璃发展趋势分析,由于产能有限,2021年光伏玻璃供应仍将维持偏紧状态,供应偏紧局面将很可能继续支持价格维持高位,同时不排除有进一步在2021年提价可能。

更多光伏玻璃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光伏玻璃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