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生物制药行业分析报告 >> 生物医药发展趋势

生物医药发展趋势

2021-04-20 10:08:52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2020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近4000亿元。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发展质量和市场容量稳步提升。以下对生物医药发展趋势分析。

  血液制品是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中最重要的细分产品,直接影响着生物医药行业市场前景。2020年,受疫情推动血制品领域重回景气上升期。疫情促进血制品企业2020年一季度业绩或提速增长,部分产品存在提价可能性。在疫情的影响下加上国家对生物医药行业的重视,2020-2025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重回2017年前10%-15%的增速,据2020-2025年中国医药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风险分析报告预计到2025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

生物医药发展趋势

  近年来,在创新领域,我国政府多次出台强有力政策,着重提高生物医药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提供自主创新的沃土,多维度鼓励创新产业发展,加快注册上市流程,实现相关领域国产化,同时培养一批具备核心自主竞争力的产品,提升国产创新能力。现从三大方向来分析生物医药发展趋势。

  其一,我们应该挖掘技术水平高,厂房设备先进,并且拥有专利权的生物医药公司进行重点投资。几年前生物制药公司曾与软件公司在美国股市上领尽风骚,造就了无数百万富翁。近来,随着人类基因技术的重大进展,新的基因药物的不断问世,生物医药公司在美国股市上又风光重现,吸引了大批的投资者,有望与网络公司一起成为新千年最受追捧的股票。我国的生物医药公司不仅上市晚,数量少,而且从未在股市上长时间“露脸”,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投资者担心我国一旦“入世”,国内生物医药公司将受到进口药品冲击和国外同类公司关于侵犯“知识产权”的起诉。投资者的担心也正是我国生物制药公司致命的弱点。但如果完全放弃这一“前景灿烂”领域的投资也非明智之举,我们可以寻找、挖掘那些拥有专利权、自主知识产权的公司,尤其是那些对中草药有效活性成分进行生物技术提取的上市公司进行重点投资。

  其二,投行业务应有重点地培养和挖掘生物医药类公司,并推荐其上市。去年10月,中央在《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优先支持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国内和国际资本市场”。证券监管机构也多次强调,证券市场要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对于符合条件的,将不受额度、家数的限制,准予优先上市。同时,那些“因发展高科技项目急需资金的高科技上市公司,可优先列入增发新股试点范围;高科技上市公司申报配股时,对其收益率水平、两次配股间隔的时间以及配股总量等限制条件可以考虑适当放宽。高科技上市公司募集的部分资金,在充分信息披露的前提下,允许用于中间试验和风险投资。”从上述《决定》可以看出,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高科技公司在发行上市、配股和增发新股方面优先于一般公司。为了提高业务效率,公司投行人员在寻找和培养项目时应有意识、有重点地关注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企业。

  其三,积极帮助那些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生物医药公司实现“借壳上市”。目前,40多家生物制药类上市公司中大部分是通过资产重组迈向生物制药领域的,以后的“进入者”还有可能借鉴这种方式,更何况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资产置换、股权置换、兼并收购等方式“借壳上市”,间接进入证券市场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决定》指出“高科技企业可以通过重组等方式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资产置换并改变其主营业务”。而且,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资产重组业务将会成为券商投资银行的重要业务领域之一。我们公司在开展资产重组业务时可以重点策划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企业,以便提高项目的成活率。

  经过了数十年的模仿进口和产业升级,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处于黄金周期的起点,政策、技术、人才、资金共振下,将产生前所未有的产业动能,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发展,造就一批优秀的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