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生物基材料市场潜力巨大,国产生物基材料产业不断壮大。当下,因其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等特点,生物基材料将逐渐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又一新兴主导产业,或将成为千亿元级产业。以下对2023年生物基材料行业前景分析。
2014-2021年期间我国生物基材料产量保持逐年稳定增长的走势,2021年全国生物基材料产量达到179.4万吨,相较2014年生物基材料产量增长了94.8万吨。从产量增速情况来看,2015-2018年我国生物基材料产量呈连年下滑走势,随着国家产业支持力度加大,生物基材料企业生产技术水平提升,2019-2021年全国生物基材料产量增速加快,由9.9%提速至16.8%。2022-2027年中国生物基材料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指出,2022年全国生物基材料产量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突破200万吨。
生物基材料凭借其绿色生产、环境友好、原料可再生以及可生物降解等特性,在先进技术的支撑和相关政策的助力下,逐步成为引领当代世界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现从三大发展趋势来分析2023年生物基材料行业前景。
一是依托重点研发计划,集中力量攻克丙交酯合成纯化、PHA分离提取等一批核心技术,通过改性、复合材料制备等途径,不断提升和优化生物基材料综合性能。二是加强创新资源整合,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以联合项目攻关、专家客座、技术入股等方式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有效推动科研成果走向生产线、形成产能,加快产业化进程。三是加大先进生物基材料生产制造技术的引进力度,注重技术的系统化集成、再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技术转化落地。
一是对淀粉基材料、PLA等已经实现规模化生产的材料,通过优化工艺、应用先进生产装置、增设生产线等方式加速现有产能扩张,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加大改性材料、复合材料的开发和生产,如热塑改性淀粉基塑料、淀粉/聚合物复合塑料、改性PLA等,推动工业化技术的不断成熟。二是对PHA等产业化程度不高的材料,通过采用生物基材料废弃物作原料、提升产品转化率等手段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推动新增产能建设、扩大生产规模。三是加快布局重点产业项目,培育生物基材料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形成示范引领效应。
一是依托我国“双碳”、“禁塑”政策的发布和行业相关标准的实施,不断推进下游应用领域强制性标准和政策要求的制定,提升生物基材料的替代空间,提速产品推广应用。二是提升生物基材料产业化水平,通过优化材料性能、增加产品多样性来拓展应用场景,以规模化生产摊销成本不断降低使用成本,激发下游市场需求潜力。三是不断提升生物基材料产品国际竞争力,加强海外市场开拓,推动产品“走出去”,实现市场驱动产业发展的正向反馈。
生物基材料企业技术得到提升,国产生物基材料市场价格下降。时下,我国部分重点企业不断扩大业务布局,抢占生物基材料市场赛道。未来我国生物基材料产业迎来迅猛发展,生物基材料将在更多领域实现应用覆盖,我国生物基材料替代率将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