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下,TPU成为新材料行业中的朝阳产业。现阶段生产TPU的企业有路博润、盛禧奥、万华化学、美瑞新材、科思创等。
TPU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属于聚氨酯弹性体的一种,具有多种优越特性,能够有效代替PVC、橡胶、EVA、硅胶等传统材料,符合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未来新材料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TPU行业竞争分析指出,TPU主要以低端消费为主,其高端消费领域基本被一些跨国公司主导, 包括科思创、巴斯夫, 美国路博润、亨斯迈等都在增加新产品的研发力度, 具有高附加值的TPU产品不断被开发并投入市场, TPU材料已成为发展最快的热塑性材料之一。
中国TPU企业主要聚集在沿海地区
从区域竞争格局来看,我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企业集中于沿海地区,在这些地区形成了较大规模的TPU产业群。
据2022年12月31日,在相关软件搜索关键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选择存续在业的TPU生产制造企业得到9215家注册资本100万以上的生产企业,其中河北省分布最多,共有2982家,其次为山东省和广东,分别为1185家和1117家。
行业呈现“二超多强”的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国内TPU生产企业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以万华化学、华峰集团为代表的拥有MDI、多元醇或己二酸等主要原材料规模化生产能力的化工企业。这类企业的特点是拥有雄厚的化工生产基础、产业链长、整体规模大,业务领域也不限于TPU行业;第二类:以美瑞新材、上海金汤科技为代表的专注于TPU的研发生产,并以技术创新和专业服务为核心的企业。这类企业近年来成长迅速,技术实力较强,在市场开发、客户服务等方面体现出竞争优势,在细分市场发展较快;第三类:数量众多的小型企业,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生产环境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或环保问题,这类企业竞争力相对不足。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我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行业行业整体呈现“二超多强”的竞争格局。TPU行业竞争分析指出,其中,万华化学是国内最大的TPU生产商,其市场份额达到16%。
目前,我国TPU行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已成为材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端制造领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材料,市场前景广阔。预计到2026年其消费量将达到90万吨左右,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在10%左右。
总体而言,TPU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产品线丰富度、成本效益、品牌声誉、合作伙伴关系和研发投入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