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温室智能大棚是一种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来实现自动化管理和精准控制的现代农业设施。
投资额: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现代温室已经从起步时期的完全依赖进口发展到全面国产化,近年来我国温室智能大棚行业市场高速增长,中国的温室智能大棚保有面积已经相对较大,近几年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速度加快,根据《2024-2029年中国温室大棚智能化控制设备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温室智能大棚投资规模呈现震荡态势,2023年中国温室智能大棚投资规模为665.18亿元,同比2020年上涨82.74%。
产业链结构:中国温室智能大棚产业链结构较为清晰,上游为原材料及零部件,主要为钢铁、塑料薄膜、平板玻璃等;产业链中游为温室智能大棚制造商;产业链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为花卉种植、水果种植、蔬菜种植。
温室智能大棚面积:温室智能大棚可以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提高种植效率,进而增加农户的收入。根据数据显示,我国温室智能大棚面积呈现逐年下降态势,从2015年的216.8万公顷下降至2023年的186.4万公顷。同比2022年下降0.48%。
智能化技术应用不断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将更多地应用于智能大棚中,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种植管理策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绿色可持续发展:温室智能大棚将更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提倡有机种植,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智能大棚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指出,通过节能技术和再生能源的应用,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绿色生产。
多样化种植模式:温室智能大棚将不仅局限于蔬菜和水果的种植,还将涉及药材、花卉等作物的种植,满足市场对多样化农产品的需求。
区域化定制服务:温室智能大棚将更加注重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进行定制化种植方案,提供个性化的种植服务。
总的来说,温室智能大棚行业在未来将继续向着智能化、绿色化、多样化、定制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可能性,也为投资者和消费者带来更多机遇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