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移动及其增值业务行业分析报告 >> 中国移动通信增值业务的现状分析与展望

中国移动通信增值业务的现状分析与展望

2006-03-17 07:56:0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电信业从一百多年前诞生发展到今天,传统的话音业务早已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种类繁多的通信需求,因此各种新业务应运而生。这些新业务与传统的话音业务相比可以统称为增值业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及人民文化素质、收入水平的提高,用户对增值业务的要求和期望也水涨船高。电信增值业务在今天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随着技术革新而发展起来的移动增值业务,将在人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对移动增值业务进行相应的分析,以更好地推动移动增值行业的发展,不仅是电信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

  1、现有电信增值业务简析
  电信增值业务按照发展的不同阶段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发展平稳的业务:如固定网国内数据传送、无线数据传送和传真。
  (2)最有潜力的业务,如信息服务、呼叫中心、移动信息服务等。
  (3)有待开发的业务:

  ◆国内多方通话业务:如可视电话、会议电话、因特网会议电话、点播式图像服务等。
  ◆国内因特网虚拟专用网业务:如IP-VPN。
  ◆用户驻地网业务。
  ◆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如电子商务
  这些业务暂时没有很好的发展起来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技术的限制,另一方面是法律法规和政策限制。例如电子支付既受到技术的限制,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网络安全性暂时还没有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也受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约束。央行支付清算司于2005年6月10日颁布了《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意见征求稿)》,其中对于电子支付的限制和管理更加严格。电子支付已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电信增值业务,更大程度上是传统金融业务的一种新形式和延伸。如何在现有的或者未来的电信平台上开发不同行业的应用和业务,并处理好法律法规、技术、用户需求与市场的关系,既是3G时代有别于2G时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也是电信产业在未来几年内将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从电信增值业务的发展阶段可以分析出,今后电信增值业务的发展趋势一是跨行业,即与其他行业的应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二是新业务从固定网络向移动网络的扩展和延伸。而兼具两者优点的移动增值业务将会是发展的热点和重点,移动信息服务和有待开发的新业务将是今后电信业和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的主要内容。因此,移动增值业务既是让人垂涎的大蛋糕,但也蕴藏着一定的政策风险和技术风险。

  2、移动增值业务现状分析
  与传统意义上的固网增值业务不同,移动增值业务实际上来源于因特网。中国的移动通信增值业务是在2000年以美国为首的全球IT泡沫破灭后才真正发展起来的。由于当时因特网服务提供商(简称ISP)和因特网内容提供商(简称ICP)对因特网行业的过度投资但收入匮乏,急需找到新增长点以自救,于是ISP和ICP们不得已转向移动通信寻找救命稻草。让人始料不及的是,这次赌博却挖出了一个蕴藏量极其丰富的金矿,真可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短信和手机铃声下载业务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让经营这些业务的ISP和ICP赚得钵满体肥。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的股价也从垃圾股一跃重新成为那斯达克股票市场上的明星。SP和CP的处境在极短的时间内就经历了从天堂猛然跌下地狱,又从地狱飞升到天堂冰火两重天的梦幻般变化。这样难以忘怀的深刻记忆让所有已经、正在或即将加入移动增值业务的SP和CP都把目光的焦点对准了即将到来的3G时代,力图在3G市场中分得更大的一块蛋糕。

  中国的移动增值业务虽然从2000年才开始真正起步,但增长速度十分惊人。从产值上看,截至2004年年底,当年的基础电信总收入约为5200亿元,而增值业务的收入超过600亿元,占总收入的10%以上。经营移动增值业务的SP数量增长到13000多家,比上一年增加63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33万。目前中国移动增值行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移动增值业务的产业价值链已初步形成,但收费模式尚需深入研究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2)移动增值业务中短信多,其他业务相对较少,特别是手机游戏和移动定位等广受欢迎的新业务尚未进入明显的发展期;

  (3)固网增值业务由于业务模式等原因,基于PSTN的固定业务被IP/移动增值业务大量分流或取代;

  (4)整个产业链中运营商是主导,而终端是市场竞争的主要武器;
  (5)业务应用平台概念的产生,并向统一化、通用化的趋势发展。
  中国移动通信业在经过了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超高速、超常规发展后,对网络设备的投入和需求已进入了一个增长率相对较低的增长期。但3G牌照的发放将扭转多年以来电信业固定投资不断下滑的局面,而移动增值业务将是3G时代主要的业务亮点。

  从地域分布上看,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SP数量最多,集中了超过全国50%的SP,而西部十省的SP总数仅占不到全国总数的7%。从以上现象可以看出,移动增值业务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即经济发达的地区,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的也好,反之亦然。这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目前移动增值业务的资费标准对中西部地区的人民收入水平来说相对较高,而社会经济相对落后又造成市场对移动增值业务有效需求相对不足,因此移动增值市场的发育不充分。但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广大中西部地区人民的收入水平将逐步提高,对移动增值业务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因此,在东部地区移动增值业务不断发展进步、竞争激烈的同时,中西部地区的移动增值业也是有待开垦的广阔天地。

  在运营商开展移动增值业务方面,中国联通依托CDMA 1X的强大数据业务能力,已经开展了多种类的增值业务,如通信(如短信)、娱乐(如在线游戏)、信息服务(如航班查询)、电子交易及个人服务(如定位业务)等。中国联通利用CDMA 1X网络建设的增值业务网所支持的业务与3G的业务相比,除了电影下载和可视电话暂时不支持以外,其他所有3G的增值业务都可以实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掌中宽带业务,其月ARPU值超过120元,为中国联通带来了相当丰厚的收入。而中国移动的数据业务品牌——“移动梦网”采用的是GPRS技术,虽然在数据传输能力上稍逊CDMA 1X一筹,但在广大用户心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用户数量更加庞大。移动增值业务如MMS彩信、移动QQ等新业务用户发展和普及应用的势头十分喜人。

  伴随着移动增值产业的蓬勃发展,当前移动增值业务也存在着一些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主要问题有SP的业务同质化现象严重,违法现象不断发生,客户投诉增多等。但可以预见,随着即将到来的3G移动网络提供数据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前景十分光明。移动增值业务不但向社会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而且会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消费方式、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最终推动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3、3G时代移动增值业务前景展望
  3.1 3G时代移动通信业的特点
  由于时代背景和所采用的技术不同,以及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3G时代的移动通信业与2G时代相比有着很大的区别。简要地说,3G时代初期的移动通信业与2G时代初期相比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市场环境的改善。移动通信网络和固定通信网络的用户规模扩大,为业务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而网络元素的租售成本逐步下降:传输网带宽严重过剩,造成基础传输网运营商竞争加剧。

  (2)电信政策进一步开放,增加了电信增值业务的种类,给予经营者更大的空间。而且随着技术进步及竞争环境的变化,存在着进一步开放电信业务种类的可能。

  (3)基础电信商竞争观念的改变,运营商将更重视与产业价值链各环节的合作,如把增值业务运营商作为大客户,与移动增值业务运营商一起推广移动增值业务。同时运营商能更客观、更现实地看待新技术带来的冲击,如IP电话影响传统长话的收益。

  (4)技术发展向各种网络的渗透,既侵蚀传统电信运营商的领地,也扩大了增值业务运营商的经营范围。如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给IPTV业务创造了广阔的生存空间。而技术融合的应用(如三重播放等)则大大加快了这一进程。

  (5)业务创新十分重要。SP之间只有避免相互抄袭,注重异质化竞争,移动增值的市场才能真正繁荣。

  (6)打造互利共赢的电信产业链。包括运营商、设备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等产业价值链的所有厂商相互促进、相互配合、合作共赢。与此同时,运营商重视对增值业务的开发和推广,有所为有所不为,发挥比较优势,确定自身的正确定位,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3.2 3G时代移动通信增值业的市场分析
  国内现有的SP虽然数量众多,但鱼龙混杂。少数实力强大,而实力弱小的SP数量占绝对优势。从移动增值业务市场发展的趋势看,SP正面临着市场从分散到集中,业务从简单到复杂的整合。虽然SP的数量仍然在不断增长,但随着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局面的强化,几年后市场上可能只剩下为数不多的自身实力比较强大的SP。与SP一样,CP也面临着产业价值链调整的挑战和机遇。归纳起来,3G移动增值业务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3G时代移动增值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由于3G时代移动增值业务的种类将更加丰富,应用更加广泛,涉及的行业更多,诱人的市场将带来更加激烈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随着移动增值业竞争的加剧和暴利时代结束,移动增值业务的行业利润率将回归全社会相对平均水平,这将打击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影响投资决策和投资金额;另一方面由于跨行业应用增多,因而SP、CP和移动运营商在合作关系和内容等方面,特别是在版权等法律问题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

  (2)移动增值业产业价值链可能重新洗牌
  在3G时代,由于移动增值业务在内容和模式上都与2G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将带动移动增值业务产业价值链的调整,该产业价值链各个环节都将寻找自身新的定位,协调新的合作与分工关系。其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方面移动通信运营商将更关注业务开展和服务品牌的建设;而随着3G时代SP、CP等移动增值业务运营商市场地位的变化,移动增值业务运营商与基础电信运营商等合作伙伴的合作模式将进行相应的调整。

  从整体上看,与2G时代类似,基础电信运营商(如移动运营商)仍将保持产业价值链中的中枢和支配地位,而移动增值业务运营商的市场价值和地位将会上升。

  (3)对手机制造商的冲击
  手机制造商将受到冲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手机制造牌照改“审批制”为“核准制”,手机制造商数量增加,造成市场竞争加剧;而由于3G时代终端设备与移动运营商所提供的业务紧密相联,随着运营商定制手机的情况增多,手机制造商的话语权将被削弱。如果手机制造商要提升自身价值,就必须加强与移动通信运营商及移动增值业务运营商的合作关系,主动参与,配合他们的市场推广和竞争活动,随着移动运营商及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而同步发展。

  (4)SP进行全业务经营,而不只局限于某个领域
  目前在国内,除了法律政策明文禁止的内容和受当前技术限制无法推广的业务(如电子支付)以外,移动增值业务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业务种类和范围。作为一个SP,在现阶段如果不进行全业务经营,那么它将成为赛场上的瘸腿运动员而落后,甚至被淘汰出局。正因为如此,各SP各显神通,开展力所能及的业务和合作。

  (5)SP和CP的转型分析
  在3G时代,SP和CP在移动增值产业价值链的生态环境与2G时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由于3G时代移动产业链重新整合,运营商利用优势地位(渠道优势)对终端设备制造商进行客户屏蔽,因此终端设备制造商更加依赖运营商的要求,SP和CP的价值对运营商来说得到提升;而SP和CP作为移动运营商的合作伙伴,更深入地参与到产业价值链的运作中,SP和CP对移动通信运营商的市场表现比2G时代影响更大。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SP要在3G时代生存和发展,应该同时具备两个条件。首先要拥有稳定用户流量资源和技术优势,其次是拥有可合法提供的优势内容。简单地说,即能把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这4个要素结合到一起,形成传播和渠道推广两条线。加速渠道建设,在新的产业价值链中找到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才能继续生存下去。因此,现有数目众多的中小型SP在3G时代的生存之路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条:第一是中小型SP走差异化发展之路,丰富业务应用,适应跨平台整合应用;或者掌握独特资源,拥有差异化优势,最终转型为专业化的CP。第二条路就是中小型SP被大型的SP并购而消亡。而大型化的SP的发展趋势则是一方面提升多业务服务的能力,增强竞争能力,同时多方融资,扩大规模,树立品牌形象;另一方面也要努力向产业链上游拓展自身空间,如转型成为虚拟运营商。由此可见,在3G时代SP的两极分化态势将更加突出。

  4、结束语
  综上所述,3G时代发展的两大推动力即技术革新和市场需求将带来移动通信业新一轮的增长高峰,而移动增值业务将成为主要的增长点和推动力。它的应用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沟通更加顺畅。虽然国家政策对于经营基础电信业务管制得仍然十分严格,真正开放尚需时日,但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电信市场步伐的加快和加深,以及鼓励国内的电信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基础电信业务的开放趋势不可逆转,虚拟运营也将成为可能。移动增值业务将是今后移动市场的主要竞争点和利润来源,这对SP或CP转型成为虚拟运营商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但只有在技术上具有前瞻性,进行全业务、专业化运营,拥有良好品牌的移动增值运营商才能在未来激烈竞争的中获得胜利。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