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中国石油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五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指出,近年来,全球石油市场经历了多重因素的扰动,供给端的不确定性与需求端的增长放缓交织,导致油价波动加剧。本文将从全球及中国市场两个维度,结合最新数据,深入分析石油市场的供需格局与未来价格走势。
2024年,全球石油市场呈现出供给增长与需求疲软并存的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原油表观消费量为7.64亿吨,同比下降1%;与此同时,原油产量达到2.13亿吨,同比增长1.8%,显示出中国在石油供应能力上的稳步提升。
从全球范围来看,供给端的压力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地缘政治风险溢价的回落对石油价格形成一定压制。其次,主要产油国如OPEC+的增产政策存在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供给波动的担忧。此外,部分国家对伊朗石油制裁的重启也增加了全球石油供应的不确定性。
在需求端,尽管短期炼厂开工率有所回升,但中长期来看,贸易摩擦的升级对全球经济活动产生了抑制作用,进而影响了石油需求的增长预期。
2024年2月,国际油价整体呈现回落态势。其中,Brent原油均价为75美元/桶,WTI原油均价为71.2美元/桶,环比分别下降4.3%和5.3%。这一趋势反映出市场对供给端扰动的敏感性以及需求预期的疲软。
从库存情况来看,美国商业原油库存量在2月21日当周达到43016万桶,较1月底增加637万桶。这表明,在供给增长的同时,市场需求并未出现相应匹配的增长,导致库存压力加大。
展望未来,供给端的不确定性将继续为油价提供支撑,但需求预期偏弱将限制油价的上行空间。预计短期内Brent原油价格将在7080美元/桶区间内震荡运行。
2024年中国石油市场呈现出供需双弱的局面。数据显示,全年原油加工量为7.08亿吨,同比下降1.6%;成品油表观消费量为3.83亿吨,同比下降1%。其中,柴油需求下滑尤为明显,同比减少4%,反映出工业活动的疲软。
与此同时,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继续保持高位,达到72.4%。尽管原油产量稳步增长,但进口量的下降显示国际市场对中国石油供应的依赖有所减弱。
在天然气领域,2024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到422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9%。这表明,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天然气作为清洁化石能源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综合来看,2025年全球石油市场将继续在供给端扰动与需求增长乏力的双重影响下震荡前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和消费国,其市场表现对国际油价具有重要影响。未来,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加快,以及各国能源转型政策的推进,石油市场的供需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
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密切关注OPEC+产量政策、国际贸易局势等关键因素,将是把握石油市场趋势的关键。同时,中国在推动能源结构优化方面的作用也将成为全球石油市场的重要变量。
更多石油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石油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