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能源行业分析报告 >> 2025年可持续航空燃料行业现状分析:全球可持续航空燃料市场快速增长

2025年可持续航空燃料行业现状分析:全球可持续航空燃料市场快速增长

2025-03-12 13:21:04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推进,航空业的碳减排成为关键领域之一。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作为航空业脱碳的主要途径,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25年,全球可持续航空燃料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中国作为航空业大国,其SAF产业的发展既面临机遇,也存在挑战。以下将从全球市场趋势、中国产业发展现状、未来前景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可持续航空燃料行业现状分析

  一、全球可持续航空燃料市场快速增长,政策驱动作用显著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可持续航空燃料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全球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市场在政策支持下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自2016年国际民航组织(ICAO)通过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计划(CORSIA)以来,欧美等地区率先布局SAF产业,并通过强制性政策推动其发展。数据显示,全球SAF消费量从2016年的6000多吨增长到2024年的100万吨左右,并预计在2025年继续快速增长至210万吨左右。欧美地区是当前SAF消费的主要市场,2023年其消费量占全球总量的87%左右。

  在生产方面,欧美地区也是全球SAF生产商的主要集中地。欧洲以Neste、UPM等企业为主,美国则有Velocys、Fulerum等代表性企业。目前全球已投产的SAF产能约为2000万吨/年,其中美国和欧洲分别占比49.7%和28.0%。此外,潜在生产商的在建及拟建项目也在持续增加,显示出SAF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

  政策支持是推动全球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通过制定相关法规、设立碳市场以及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为SAF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欧盟的《ReFuel EU航空法规》规定,到2025年,欧盟机场起飞的航班使用的航空燃料中,SAF的最低调合比例需达到2%,并逐步提高至2050年的70%。美国也提出了到2030年实现30亿加仑/年(约906万吨/年)的SAF供应量目标,并通过通胀削减法案(IRA)为SAF生产提供33亿美元的免税额度等政策支持。

  二、中国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政策与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的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推进以及全球航空业减排压力的传导,SAF在中国的应用正逐渐受到重视。2022年起,国内航空公司已开始进行SAF的商业试飞,并于2024年9月正式启动了SAF应用试点。目前,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已在北京大兴、成都双流等机场的航班中加注SAF。

  从政策层面来看,中国早在2012年便开始关注SAF的应用,鼓励生产和利用生物液体燃料,并推动航空生物燃料的产业化示范应用。近年来,相关政策不断出台,为SAF的发展提供了宏观指导。例如,《“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力争2025年当年SAF消费量达到2万吨以上,“十四五”期间累计消费量达到5万吨的引导性目标。2024年10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应用,并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试点运行。

  在产业布局方面,中国的SAF产能正在快速增加。2022年,首套生物航煤装置在中国石化镇海炼化投产,随后国内多个SAF项目相继落地。目前,国内已投产的SAF产能达到100万吨/年左右,可生产SAF约50万吨/年。预计到2025年底,国内SAF产能将达到250万吨/年左右,届时可生产SAF约125万吨/年。然而,由于目前国内SAF需求量较低,产能尚未实现规模化生产,仅部分企业进行百吨至千吨级试生产。

  三、中国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前景广阔,但面临多重挑战

  随着中国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航煤消费量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将达到5000万吨,到2040年达到7600万吨左右的峰值。这一趋势使得航空业的碳减排压力日益增大,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应用将成为重要的减排手段。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要求,中国最晚需于2027年参与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计划。预计到2030年,中国SAF的需求量将达到130~150万吨,占航空燃料需求总量的2%~3%左右;到2040年和2050年,SAF的需求量将分别达到700万吨和2000万吨左右,占航空燃料需求的比例分别达到10%和30%。

  技术研发的持续推进为可持续航空燃料的生产提供了坚实基础。目前全球已有11种技术路线通过ASTM认证,其中油脂加氢(HEFA)技术是目前全球主流技术,也是中国唯一实现工业化的技术路线。此外,中国在生物质气化—费托合成(G+FT)、醇制喷气燃料(AtJ)等技术路线的研究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为未来SAF产能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

  然而,中国的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首先,SAF的生产成本较高,约为传统石油基航煤的2~6倍,这限制了其规模化应用。其次,中国的SAF产业化推进缺乏明确的战略定位和配套政策支持。可持续航空燃料行业现状分析指出,目前相关政策主要以宏观引导为主,尚未出台强制性或推荐性的SAF调合比例要求,难以激励产业加快发展。此外,航空业尚未纳入全国碳市场,缺乏碳定价机制,使得航空公司采用SAF的积极性受到抑制。

  四、总结

  2025年,全球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市场在政策推动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而中国作为航空业大国,其SAF产业的发展既面临巨大的市场潜力,也存在诸多挑战。尽管中国在政策支持、技术研发以及产业布局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欧美等地区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推进以及全球航空业减排压力的增大,SAF在中国的应用将逐渐扩大。然而,要实现SAF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仍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支持体系,降低生产成本,并积极推动航空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只有这样,中国的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才能在机遇与挑战中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为全球航空业的碳减排贡献力量。

更多可持续航空燃料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可持续航空燃料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