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化工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 2025年橡胶机械行业现状分析:轮胎行业转型升级带来机遇

2025年橡胶机械行业现状分析:轮胎行业转型升级带来机遇

2025-03-18 15:15:54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工业领域中,橡胶机械行业作为橡胶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025年,我国橡胶机械行业在历经多年的发展后,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全球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然而,行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同时,随着相关行业的变革与发展,橡胶机械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深入了解行业现状、机遇和挑战,并探讨相应的发展策略,对推动橡胶机械行业持续进步意义重大。

橡胶机械行业现状分析

  一、2025年橡胶机械行业发展现状

  (一)销售收入持续增长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橡胶机械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进入21世纪,随着轮胎工业快速子午化,我国橡胶机械行业销售收入经历了显著变化。2014年达到136亿元的高峰,随后在2015-2018年出现回落。但自2019年起,行业逆势增长,2022年销售收入达137.5亿元,2023年再创新高,达到158亿元,连续5年呈现结构性牛市走势。这一增长态势反映出我国橡胶机械行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二)出口创汇成果斐然

  我国橡胶机械产品凭借优良的价格性能比,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改变了世界橡胶机械的传统格局和定价体系。目前,世界轮胎前十强企业均使用我国的橡胶机械产品,部分世界头部轮胎企业还与我国橡胶机械制造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1年至2023年,我国橡胶机械出口创汇额从1500万美元大幅增长到7.2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19.0%,出口产品涵盖硫化设备、炼胶设备、成型设备等多个品类。

  (三)企业资本运作活跃

  我国橡胶机械制造企业的格局已从传统的国有性质为主,发展为国有、民营、合资企业并存。近年来,“民营化”进程加快,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许多中小橡胶机械制造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国有橡胶机械制造企业也建立了更为灵活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同时,多家橡胶机械企业成功上市,如软控股份、天津赛象等,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雄厚的资金支持。此外,企业间的兼并重组频繁发生,部分企业还跨出国门进行收购,像软控股份收购国外公司,提升了自身的技术和市场竞争力,“大公司”趋势愈发明显。

  (四)行业整体实力提升

  在全球橡胶机械企业的排名中,我国橡胶机械行业展现出强大的实力。2023年,全球橡胶机械企业前30强中,我国有14家企业上榜,占总席位的46.6%;前10强中,我国占4席,占总席位的40%,软控股份更是连续两年位列世界第1。我国橡胶机械销售额连续19年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橡胶机械行业总销售额的1/3。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能力方面,我国已申报橡胶机械专利50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2000多项,拥有多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在密炼、成型、裁断、硫化等多个领域,我国橡胶机械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部分产品在巨型工程胎设备方面甚至实现了弯道超车。我国已成为世界橡胶机械制造中心,众多国际知名橡胶机械企业在我国开设合资或独资企业,与我国企业开展技术合作。

  二、橡胶机械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全自动轮胎设备技术短板

  尽管我国橡胶机械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全自动轮胎设备生产制造上,与世界工业化强国仍存在较大差距。20世纪末期,世界工业化强国掀起了全自动轮胎生产技术革命,涌现出如米其林的C3M技术、倍耐力的MIRS技术等先进技术。这些新技术对橡胶机械的需求发生了质的变化,而我国橡胶机械制造企业在相关研究方面相对滞后,尚未能有效满足市场对全自动轮胎设备的高端需求。

  (二)行业竞争加剧与创新压力

  随着全球橡胶机械市场的发展,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外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这对我国橡胶机械企业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我国企业需要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然而,部分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面临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困难,制约了创新步伐。

  三、橡胶机械行业发展的机遇

  (一)轮胎行业转型升级带来机遇

  当前,我国轮胎行业正加快转型升级,企业发展模式从数量扩张型向高质量发展型转变,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兼并重组等方式进行技术改造。这一过程需要高精度、高稳定性、自动化程度高的橡胶机械设备进行配套,为我国橡胶机械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5G技术的普及使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在轮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成为可能,将大幅提升轮胎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也促使橡胶机械行业加快智能化升级,以满足轮胎行业的需求。

  (二)新能源汽车发展带动需求增长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加速了我国轮胎行业的发展进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对新能源汽车轮胎的需求不断增加,这有利于轮胎头部企业的扩张。中高档轮胎在新能源汽车配套市场的需求增长,进而带动了对中高档橡胶机械的需求。预计到“十四五”末期,我国轮胎产业集中度将大幅提高,这将进一步促进橡胶机械行业的发展。

  (三)智能制造与绿色发展需求凸显

  轮胎行业对智能制造、数字制造的需求日益增长,众多轮胎企业积极探索通过互联网实现生产、质量管控、销售和售后服务的一体化管理,建设自动化、智能化工厂。这一趋势促使橡胶机械行业在设备的联动化、连续化以及智能化方面加大投入,推动行业向智能制造方向发展。此外,轮胎行业对绿色低碳及节能环保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节能降耗的橡胶机械产品与之配套,如硫化机、密炼机等。这为橡胶机械行业在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和产品推广方面提供了新的机遇。

  (四)海外市场拓展空间广阔

  国内轮胎企业大规模海外建厂的趋势仍在持续,众多轮胎企业在海外启动新项目及扩产计划。这些海外项目所需的设备首选我国制造的橡胶机械,为我国橡胶机械产品出口带来了巨大机遇。同时,当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处在相对较高位置,有利于我国橡胶机械的出口,预计出口额将持续两位数增长。

  四、橡胶机械行业发展建议

  (一)实施产品升级战略

  未来5-10年是我国橡胶轮胎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橡胶机械行业应淘汰老旧高耗能设备,大力研发和推广新型全自动橡机设备。从单纯卖产品向卖技术或解决方案转变,提升产品的自动化、智能化、高精度和高稳定性功能,增加技术附加值。开展智能物流、智能制造和数字化制造业务,将现有产品融入系统制造,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推进节能环保战略

  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是橡胶工业的重点工作,橡胶机械行业应紧跟这一需求,研发更环保节能的产品。在能源使用上,推广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动能或热能的机械;在环保方面,淘汰蒸汽热源,开发防止粉尘和噪音污染的技术与设备。对炼胶、硫化、成型等设备进行技术升级,减少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深化智能制造及数字化战略

  随着轮胎行业智能制造的发展,橡胶机械行业应在设备的联动化、连续化以及一机多用、一机多能方面加大投入。大力发展机器人在橡胶机械上的应用,减少人工劳动强度和操作人员数量,推广无人车间的应用。对橡胶机械设备进行数字化升级,收集和分析设备运行数据以及周围环境数据,利用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智能决策,优化生产过程。

  (四)强化标准化战略

  橡胶行业的转型升级和智能制造对橡胶机械设备的精度、稳定性和互换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橡胶机械行业现状分析指出,橡胶机械行业应完善标准体系,加快制定各类橡胶机械产品标准,尤其是节能、环保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标准。与国外先进技术标准接轨,推广统计检测方法和分等规定,确保标准的实施。各企业应注重标准化设计和生产组织,提高设备稳定性和零部件互换性。

  (五)拓展全球化营销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橡胶机械行业应树立全球市场观念,实现从“国内型”向“国际化”企业的转变。扩大出口创汇比重,提高在世界头部轮胎企业的销售比例,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鼓励企业走出去发展成为跨国型企业,并加快建立全球化的售后服务体系,支撑全球化营销战略的实施。

  2025年,我国橡胶机械行业已在销售收入、出口创汇、企业实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世界橡胶机械行业的“准强”国。但行业发展面临着全自动轮胎设备技术短板和竞争加剧等挑战。与此同时,轮胎行业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发展、智能制造与绿色发展需求以及海外市场拓展等为行业带来了诸多机遇。通过实施产品升级、节能环保、智能制造及数字化、标准化和全球化营销等战略,我国橡胶机械行业有望在未来5-10年克服挑战,抓住机遇,成为真正的世界橡胶机械强国,为我国橡胶产业乃至全球橡胶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更多橡胶机械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橡胶机械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