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共享充电宝计费标准有所改变 品牌认知难养成

共享充电宝计费标准有所改变 品牌认知难养成

2019-01-01 09:44:24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一度成为风口的共享充电宝领域经过资本角逐、洗牌调整及模式探索后,开始进入提价阶段。北京商报记者近日发现,共享充电宝品牌街电常规使用的计费标准从每小时1元翻倍涨价为每小时2元。同时,多个共享充电宝品牌也都实施了涨价。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价格上涨背后是企业的财务压力,虽然目前该行业已经完成洗牌,但当前大多数共享充电宝企业仍旧没有找到可靠的盈利模式。

  共享充电宝计费标准有所改变

  共享充电宝品牌街电已经上线“白银会员”。记者在街电App上看到,会员金额为每月9.9元,开通后消费者租用设备5小时内免费,订单日租金5元封顶。

  共享充电宝计费标准也有所改变,目前普通用户计费标准提升为2元/小时,每24小时10元封顶。以前计费标准是1元/小时。同时,计费规则中的免费时间也大大缩短,从消费者使用的前5个小时内免费、前30分钟内免费到现在实施的前10分钟内免费。

  街电客服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基本上已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调价,“之前也曾有过调价,近期又进行了调整”。不仅街电,市场上其他品牌共享充电宝都悄然实施了涨价策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了怪兽充电和云冲吧等共享充电宝品牌后发现,目前市面上的共享充电宝计费标准大多都上涨为2元/小时。

  对此,一位共享充电宝从业者告诉记者,共享充电宝并非全部涨价,实施涨价多选择在高使用频次的零售商家店内,且选择权就在这些商户手中,因为商户可以得到抽成。例如,怪兽充电目前在零售商内的小机柜(可放6台充电宝)如每天交易额满8元,将付给商户4元的分红,即50%,不满8元按照30%-40%计算分红。

  共享充电宝企业经过资本角逐、洗牌调整以及模式探索,阵营正逐渐清晰。部分小体量的企业频现资金链断裂、长期亏损、专利纠纷等问题,被市场逐渐淘汰。目前留存下来的企业大致为小电、来电、怪兽充电、街电等,部分企业也宣布实现盈利。

  实际上,光靠1元、2元的租金收入累积,距离共享充电宝实现盈利还很遥远。押金和租金作为传统共享充电宝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然而企业在打“价格战”期间,实现盈利实属不易。而在回本周期上,来电与小电约为2个月,怪兽充电、街电则分别需要4个月、4.5个月回本。

  在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网络营销研究中心专家委员唐兴通看来,共享充电宝行业的竞争格局已定,多数企业开始涨价,说明行业竞争白热化逐渐消退,不少玩家出局的同时,新的玩家并未入场。付费会员这个方式,是企业对使用人群进行详细的市场划分,将高净值用户或者高使用的客户先集合起来,绑定用户群体。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认为,共享充电宝并非刚需,更多起到一种应急作用,但是可以满足这种需求的方式有很多,很容易被替代。更为重要的是,当前大多数共享充电宝企业仍旧没有找到可靠的盈利模式。

充电宝资讯

  品牌认知难养成

  至少在一个月以前,街电和来电已经入驻了北京爱琴海购物公园,但商场的工作人员对两者的入驻表示陌生。北京爱琴海购物公园的工作人员对记者称,与商场签订合同后入驻的共享充电宝仅有云充吧,街电、来电、怪兽充电入驻商场时并未签订相关的合同。

  由于多数共享充电宝直接入驻店铺,商场内的公共区域并不见共享充电宝的身影,消费者在产生充电需求时,多数会选择就近的充电宝,并不会在意充电宝的品牌。一位不愿具名的共享充电宝企业的经营者称,极少用户会形成品牌认知,当同一场景出现多品牌共存时,消费者会挑选品牌,对于大多数消费者,即使有品牌认知,也会在出现充电需求时选择任何一个可以提供服务的品牌。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设备的密度直接影响着消费者使用共享充电宝的可能性。

  在街电CEO原源看来,共享充电宝是双线作战的B2B2C模式,既要面对商家,也要面对消费者。在该模式中,如果共享充电宝的点位不够密集,很难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考验着竞争者的铺货速度和渠道能力。任牧也进一步解释称,考量共享充电宝的点位覆盖密度时,还需衡量点位设置的科学性,消费者对共享充电宝的使用会放到相应的场景中,因此在人流密集的大场景以及人流动线的关键节点上进行铺设,就成为关键性因素之一,而这背后考验着企业对大数据的分析以及对场景化的把握。

更多充电宝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充电宝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