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沪指拉锯3000点 短期或持续震荡

沪指拉锯3000点 短期或持续震荡

2019-01-01 09:06:14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上周两市开启了连日调整的行情,在周五有所反弹,上证指数上涨0.19%,报收3011.06点,深证成指上涨0.80%,报收9433.22点,创业板指上涨0.98%,报收1547.74点。

  从走势上来看,上证指数在上周后两个交易日围绕3000点展开拉锯。分析人士表示,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将在7月份呈现,这或许是市场的时间节点。而在此之前,指数的调整还未完成。而上证指数围绕3000点反复拉锯,显示了市场做多意愿不足。

  沪指3000点反复拉锯

  自7月1日上证指数直接冲破3000点后,在上周的后四个交易日,指数均有所震荡,且在后两个交易日,均出现了盘中跌破3000点情况。

  具体来看,上周五,两市有所反弹,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悉数收涨,在指数收涨的同时,自上周四尾盘开始的3000点拉锯持续到了上周五。上周五上证指数盘中多次跌破3000点,又多次站上3000点,3000点反复拉锯之势有所加剧,最终收盘收于3011.06点,连续5个交易日收盘站在3000点之上。

  从上周五的盘面上看,两市个股涨多跌少,上涨个股数超过了2000只,其中涨停个股数为47只,显示了盘面上赚钱效应不足。在板块方面,行业板块多数上涨,申万一级28个行业中仅有7个行业下跌,其中国防军工、房地产、银行这三个行业跌幅居前,分别下跌1.44%、0.99%、0.48%。而在上涨的21个行业中,农林牧渔、食品饮料、休闲服务行业涨幅居前,分别上涨3.15%、2.12%、1.96%。板块交替上涨下跌也是上证指数围绕3000点拉锯的一个缩影,在上周四两市调整的行情中,国防军工、房地产行业涨幅位居前列,而农林牧渔、食品饮料、休闲服务行业跌幅位居前列,仅一个交易日,行业表现便直接转换,反应了市场缺乏连续性。

  从概念板块上来看,市场热点缺乏连续性的特点也较为显著。上周五,维生素、糖产业、智能交通等概念板块涨幅居前,分别上涨5.00%、4.22%、3.01%,维生素概念板块中,兄弟科技、金达威、浙江医药涨停,新和成上涨7.83%,亿帆医药上涨5.49%。而在上周四涨幅居前的航母、十大军工集团、南北船合并则出现在了上周五跌幅居前的概念板块中。

  分析人士表示,市场热点乏善可陈,没有持续性,技术面上来看,投资者此时要注意风险,控制仓位。

  短期震荡可能性增加

  在连日调整中,市场量能也是大幅萎缩。数据显示,在上周的5个交易日中,两市成交额分别为6141.30亿元、5386.96亿元、4881.09亿元、4385.08亿元、3743.16亿元。可以看到,两市量能逐日减少,即使在上周五两市小幅反弹的行情中,市场量能也未较前一交易日有所放大,而是继续缩量。

  分析人士表示,市场情绪并不理想,交投意愿仍处在低迷阶段,板块题材轮动加快,热点多是一日游行情,持续性偏差,在市场情绪处在低点时,需要有强势热点带动情绪,反弹行情才可以大概率延续,同时量能的配合和市场情绪的恢复是反弹延续的必要条件。

  而从资金面来看,主力资金的连日净流出也增加了市场的短期震荡的可能性。数据显示,上周的5个交易日中,仅在7月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66.84亿元,而后的4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分别净流出196.64亿元、269.13亿元、179.80亿元、46.17亿元。

  分析人士表示,量能和市场情绪均不配合,短期市场震荡的可能性增加。但整体而言,当前市场处于上升趋势中,回档整理很正常,无需过分担忧。

  分析师燕翔表示,A股市场短期内也面临着一些变量。第一变量是基本面拐点尚不明朗。今年二季度以来,国内经济企稳复苏的势头有所减弱,短期内仍存在下行压力,基本面的拐点是市场行情由反弹蜕变至反转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在未见到基本面拐点的情况下,A股市场将大概率维持震荡;第二个变量则是流动性及信用风险问题,全球进入降息周期,国内货币宽松空间加大;第三个变量是外部因素的不确定性。

  分析师林思闪表示,下半年预计整体经济能维持平稳走势,制造业和基建投资有望出现一定程度回升,对冲房地产调控的下行风险。市场更多的是结构性机会。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沪指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