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2022年家电价格出现上涨 中国家电品牌转型正当其时

2022年家电价格出现上涨 中国家电品牌转型正当其时

2022-04-02 13:47:45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国内家电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长10%,中国品牌全球家电市场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尽管中国家电企业近年来加速国际布局,行业自主品牌占比依然较低,中国企业加速向产业链高端攀升。

  2022年家电价格出现上涨

  近期,美的、格力、奥克斯、海尔等多个品牌家电宣布提高终端销售价格。机构表示,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海运价格上调等成本端压力以及消费动力不足的情况,家电出海和高端化成竞争新趋势。

  2022年以来,线下大家电均价普遍上涨。截至3月27日,空调均价同比增加388元达4025元/台,冰箱均价同比增加810元达5981元/台,洗衣机均价同比增加415元达3961元/台。家电终端价格的上涨抑制了消费端需求。据2022-2027年中国高端家电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数据统计,截至3月27日,2022年空调、冰箱、洗衣机的线下销售量分别同比下降20.99%、24.49%、25.59%;线下销售额分别同比下降12.98%、13.2%、16.93%。

  从多家品牌的涨价函中不难发现,此轮家电价格上涨的主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家电生产的主要大宗原材料为钢、铜、铝和塑料,空调、冰箱、洗衣机大宗原材料占生产成本的比重在50%-60%。具体来说,空调成本受钢、铜价格影响较大,冰箱和洗衣机受钢、塑料价格影响较大。

  截至3月29日,铜价2022年以来涨幅达6%,铝价2022年以来涨幅达14%,不锈钢期货价格2022年以来涨幅达18%。

  家电企业原材料储备周期通常在1-2季度之间,本轮原材料价格同比增速高峰在去年2-3季度之间,传导至报表端预计在去年四季度至今年一季度,去年四季度至今年一季度或是家电企业本轮最为艰难的时候,预计今年二季度有望好转。原材料价格自疫情暴发以来就一路上升,海运成本也一直居高不下。企业迫于成本压力调整价格向终端转嫁成本在家电行业已不是新鲜尝试,由龙头企业带动的结构性价格调整将更有利于向终端传导。

2022年家电价格出现上涨 中国家电品牌转型正当其时

  中国家电品牌转型正当其时

  在全球家电市场,中国品牌无疑是一股强大的力量。面对高端化、绿色化发展机遇,当下正是转型的最合适时机。

  当下消费者对欧美和日本品牌的信任指数最高,达到60%以上,中国品牌的信任指数较低,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就不同市场而言,中国品牌在新兴市场的信任指数表现相对较好,而在发达市场依然需要大力提升。71%的消费者认为“对于今天的世界来讲,中国品牌非常重要”,同时69%的消费者认为“中国品牌未来可期”。

  2021年中国家电品牌在海外市场(不含中国和北美)的销售额增长超过30%。以彩电为例,2021年,在海外市场(不含中国和北美)中国品牌占据了8%的市场份额,在全球消费者中开始真正拥有认知度。值得注意的是,最初中国品牌出海时往往把产品销往亚洲国家,而过去几年,欧洲等高端市场越来越受关注,中国家电品牌进入转型的关键时刻。

  欧盟理事会近日通过“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多位家电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虽然“碳关税”首批征收范围没有涉及家电产品,但家电业将遭受间接影响,并非“高枕无忧”。家电产品的绿色低碳不仅是产品使用时的低能效,还包括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相比传统高耗能行业,家电企业虽然不是单点耗电最高、环境污染巨大的行业,但却是供应链较长、产品特性复杂、使用范围较广、使用时间较长、总体耗电量大的行业。如果中国家电品牌不积极向绿色转型,家电产业链成本将抬升并加剧行业竞争。

  事实上,部分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在产品、战略等层面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例如海信推出的100英寸激光电视,由于屏幕本身不发光也不产生热量,耗电量仅为同尺寸液晶电视的1/3至1/2.海信还对冰箱生产线进行发泡技术改造,达到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效果。

更多家电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家电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