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软件业务收入2023年预计达到14万亿元以上,我国软件行业十四五面临巨大发展机遇。受新冠疫情防控严峻形势和统计制度调整等因素影响,我国软件业出现业务收入增速放缓,利润总额同比下滑。
1-4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为27735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较一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行业利润总额为2785亿元,同比下降1.4%,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5个百分点。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多个重大战略的支撑。据工信部统计,2021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为94994亿元,同比增长17.7%,是7年来的最高增速。
2022年1-4月,我国软件业运行态势平稳。2022-2027年中国监控系统及软件行业市场供需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研究分析报告指出,分领域来看,收入增速较快的细分领域包括工业软件产品、云服务、大数据、集成电路设计、电子商务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信息安全产品及服务等。1-4月,我国软件产品收入为7094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占软件业全行业收入的比重为25.6%。其中,工业软件产品收入为698亿元,同比增长12.2%。
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增速稳中有落。1-4月,我国信息技术服务收入为17999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较一季度回落1.4个百分点,在软件全行业收入中占比为64.9%。其中,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2879亿元,同比增长9.0%;集成电路设计收入为797亿元,同比增长16.3%;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为2512亿元,同比增长18.8%;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9.4%。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也取得较快增长。1-4月,我国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为442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较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
按照证监会行业分类,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有309家。其中,市值在百亿元以上的公司有58家,市值在500亿元以上的公司有7家。2022年一季度,216家上市公司实现营收同比正增长,144家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一季度营收在10亿元以上的软件业上市公司有33家,包括国电南瑞、软通动力、科大讯飞、宝信软件、东华软件、用友网络等。
参与的工程师资深程度不一,开发工具也有差异,区域薪资水平不一样,使得甲乙双方在人月开发费上颇费思量,甚至引发矛盾,给项目实施管理埋下隐患。
2018年底,国家标准《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正式发布,给出了国内软件造价的方法。在对软件造价的过程中,软件开发人月费率是规范中的核心指标。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的软件开发人月费率都会有所差异。
截至2021年9月1日,基于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库的共计20925套高可信度数据和344545个辅助样本,以及国内企业咨询和第三方评估的43765套高可信度数据,调研机构对自2014年来中国主要城市的软件开发人月费率进行了比较。
自2014年以来,北京和上海的软件开发基准人月费率始终遥遥领先。2020年,北京地区的软件开发基准人月费率首次超过了3万元,这标志着中国软件开发基准人月费率进入到了3万时代。2021年,北京比2020年增长了2.5%,达30906元,上海为30778元,上海仅在2015年和2016年略超过北京,其他年份都是紧跟其后。
企业软件业务收入2022年预计年均增长10%左右,软件开发人每月还款或缴纳费用比率是软件造价的核心指标,软件开发成本等于通过功能点计算出的人月数乘以软件开发人月费率,再加间接人力成本,因此软件开发人月费率对软件造价结果具有重要影响。2022年,疫情使得人才供给和用户需求状况发生变化,软件开发人月费率未来发展趋势值得期待。
以上就是软件行业的大致介绍了,如需进一步了解更多相关行业资讯可点击中国报告大厅进行查阅。
更多软件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软件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