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2023年止咳药市场销量出现上升 止咳药中成药比例占绝对优势

2023年止咳药市场销量出现上升 止咳药中成药比例占绝对优势

2023-02-03 10:52:50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止咳药市场集中度较低,2023年我国止咳药市场广阔。当前,各地感染者暴增,叠加冬春季流感高发,咳嗽咳痰等症状普遍存在。止咳药是零售终端市场销售贡献率较大的一类用药,由于近年来新医改、社区医疗机构的完善、加上因药品招标导致药价下调的现状,使得该类药物的销售同样出现放缓,但依然保持良好上升空间。

  2023年止咳药市场销量出现上升

  感染新冠后,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烧、乏力、咳嗽、咳痰、咽痛等症状,轻症患者可通过药店购买相关药物缓解症状。受此前“四类药”禁售、限售影响,近年来中国零售药店终端止咳药和感冒药的销售规模持续下滑,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将迎来逆转。

  2022-2027年中国止咳药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调查数据发现,66.3%的患者在购买止咳药时遇到店员的推荐和拦截,其中,近八成的消费者会“改变初衷”,选择由店员推荐的止咳药。所以我们建议消费者在购买药品之前,尽量多收集信息,咨询专家,而不要被追求利润的促销行为所诱导。

2023年止咳药市场销量出现上升 止咳药中成药比例占绝对优势

  目前,发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四类药的销量占到药店总销量的三成左右,相比12月以来高峰时的六成左右,已经降了一半,逐渐向12月前四类药占比二成的比例靠拢。他认为,这与药店供给能力增强,市民买药需求逐渐得到满足有关。四类药中,止咳药的销量已经超过了退热药。药店表示将加强这方面的储备。

  新冠康复中,咳嗽的病程很长,往往有7—15天,咳嗽本身是人体正常的生理防御过程,有助于将杀灭的病毒、细菌排出体外,轻微的咳嗽,可以不用药。只有咳嗽比较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才考虑用药。止咳也不是任意止咳药都能用:很多止咳药是中成药,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对咳嗽而言,往往有热咳、寒咳之分,使用药物不尽相同,市民在用药前可以先咨询药师,选择合适的止咳药,并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止咳药中成药比例占绝对优势

  通常而言,即使非新冠感染,普通感冒、流行感冒、急慢性呼吸道感染、急慢性肺部感染、肺结核、哮喘等也会引起咳嗽,咳嗽作为呼吸道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病率非常高。轻微的咳嗽一般可自我痊愈, 但咳嗽往往连绵不断,严重影响人的作息、生活和工作,更重要的是,咳嗽长期不愈会对气管、支气管及肺部造成伤害,严重的可诱发哮喘,后果严重。

  此前几年,止咳药发展增速较稳,2019年达到顶峰,后受疫情影响,整体销售额以及增长率均有所降低,但随着“四类药”,即退烧、止咳、抗病毒、抗生素类药品逐渐恢复正常销售,整个止咳用药市场发展也将进入较稳的增长阶段。尤其目前已进入冬春季节,气候变化下往往容易患呼吸道类疾病,因此,止咳用药销售情况也会更加乐观。

  止咳药在零售药店约占5%的份额,是常用药物之一。在重点城市实体药店终端,止咳用药中成药与化学药的比例约为9:1,中成药占绝对优势。单从中成药市场来看,2022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OTC药品有240个,合计销售额超过890亿元,其中化学药(含生物药)占94个,中成药占146个。146个销售额过亿的OTC中成药分布在13个大类,其中呼吸系统疾病用药上榜数量最多,共42个,而在呼吸系统疾病用药的子类中,共有16个止咳祛痰平喘用药上榜,超过感冒用药、清热解毒用药,是呼吸系统疾病用药中占比最大的子类。

  止咳药市场竞争激烈,2023年我国止咳药发展潜力巨大。疫情爆发后,受客流量减少及防控政策等影响,止咳药的销售市场2020年开始逐步下滑,但随着2022年政策调整,预计止咳中成药在药店的市场份额会保持在20%以上,仍是实体药店终端最畅销的中成药品类。有零售药店药师反馈,在民众认知度方面,不同于感冒药中认知度一骑绝尘的连花清瘟、感冒灵,“止咳药没有特别火的”,整体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

更多止咳药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止咳药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