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山地车行业开始革新,装备党催生山地车附加经济活跃。时下,中高端山地车的走红,与骑行文化的活跃有着密切的关系,毕竟对于普通的大众来说,一款百元的山地车到地铁站足够了。但成为一种户外生活方式的骑行文化则不同,在骑行的圈层中,车主满足感的来源之一,反映在品牌食物链的排名上,车子性能、知名度、功能、美观程度等因素,成了社交的桥梁。
我们生活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周围的一切都在迅速变化,山地车行业也不例外,尽管席卷全球的疫情让新产品、新技术和新趋势的变化减慢了一些,但众多车企仍旧展现出蓬勃顽强的发展势头,产品技术的创新周期不断缩减。
在过去,提到山地车、公路车、旅行车、折叠车、气动车、大组车、爬坡车、XC、全地形、耐力车、坠山车等等车型名称,能让人快速联想到某种具体的车型,但近年来的新车型,却仿佛向“多面手”转变。
中国山地车行业的需求规模越来越大,且大众对山地车也有个性化的需求,这对于中国山地车整车制造销售、以及其他衍生品和衍生服务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2022-2027年中国避震山地车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指出,2016年中国山地车市场规模约1589.3亿元,2020年山地车市场规模达到1852.7亿元以上。此外,2017年中国山地车产量、出口量均占世界总量60%以上,美国、日本等国家进口的山地车当中有70%以上都来自中国。
中国一直是世界山地车生产、销售的大国,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缺乏自己的中高端品牌。虽然在前些年国产车架、轮组、功率计等方面的品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市场规模上仍与国际品牌存在差距。
继盲盒、飞盘、露营之后,一个有着近两百年发展历史的活动——骑行,再次走红,而作为核心工具的自行车“一夜爆红”成为千金难求的香饽饽。在山地车消费升级、中高端消费品牌需求扩大的背景下,亟待开拓的中高端市场,或是国产山地车最佳入口。
取代步行的骑行,是多数人成长中第一次感受到速度,从脚踏车到通勤车、山地车、公路车,自行车的属性不再是简单的出行,社交、健身、理财等诉求被加注到两个轮子上面,带来了这一传统出行工具的重生。数据统计,520大促期间,淘宝山地车销量增长超50%,京东618预售数据显示,骑行品类预售订单额同比增长240%,包括山地车、公路车在内的骑行品类是销售情况最好的品类之一。需求数量的猛增,也反映在市场规模上,2021年山地车市场规模达到1940.7亿元以上。
疫情让出行变成奢求,回归正常生活后的人们,将骑行看做是走向远方最简单的方式。减少接触的通勤工具、绿色环保健身器材、圈层文化中的社交货币等内外因素的推动下,渐行渐远山地车火了起来。
山地车引发新一轮消费热潮,中高端山地车市场正在发生变化。而在整个活跃的骑行市场中,中高端无疑成了盈利的聚焦点,国外品牌凭借核心技术、专业材料、高评价口碑一骑绝尘。而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自行车出口国,却恰恰受困于最盈利的部分。此次刮起的骑行热潮,利润少之又少,对于国产的山地车品牌来说,或许是一次翻盘的机会。
更多山地车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山地车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