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三元正极材料有性能好、容量高、循环性能好、安全性好等优点。三元正极材料主要应用在电池、汽车、电子等行业。
三元正极材料目前作为动力电池的主要正极材料被使用。其中三种元素都有不同的作用,镍提高材料容量;钴稳定层状结构;锰(铝):降低材料成本,提高安全性。因此,对比其他钴酸锂(LCO)、锰酸锂(LMO)、磷酸铁锂(LFP)等正极材料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电池有着能量密度普遍高于普通正极材料、放电容量大、循环性能好、结构较稳定等优势。
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溶胶-凝胶法、喷雾干燥法、共沉淀法等,目前主流技术路线是通过共沉淀-高温固相法来制备正极材料,即首先通过共沉淀法制得前驱体,然后混锂烧结,最终制得相应的正极材料,合成所得的材料通常为若干亚微米级的一次粒子组成的微米级球形二次颗粒。
2022年全球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约为71.8万吨,同比增长71%。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加上小动力、3C市场需求,将带动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不断提升。
受益于电动车的需求拉动,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持续上升。2022年我国三元正极材料产量达39.81万吨,同比增长89.6%。数据显示,2018至2022年,我国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从10.6万吨快速增长至42.2万吨,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41.25%。
目前,我国三元正极材料企业的第一梯队为当升科技和容百科技,2022年产能超过4万吨;第二梯队企业有厦门钨业、杉杉股份、长远锂科、格林美、天津巴莫,2022年产能在1.5-4万吨之间。
从竞争格局来看,国内正极材料行业较为分散,2022年三元正极CR2仅为20%左右,CR3仅为30-35%,CR5约为50%,未来行业集中度有进一步增加的空间。
近日,我国政策层面鼓励新材料的研发与创新,指引三元正极材料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为高镍、单晶,要求提高金属资源的回收率及综合利用效率。
综合来看,在我国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预计三元正极材料行业将快速发展,三元正极材料技术也将越来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