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2025年乘用车轮胎行业分析:国际品牌主导高端市场

2025年乘用车轮胎行业分析:国际品牌主导高端市场

2025-03-31 15:00:28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2025年,乘用车轮胎行业正处于快速变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乘用车保有量的持续攀升,使得轮胎市场需求不断变化。数据显示,中国每年轮胎替换市场总量约1.8亿条,且这一数字随着乘用车保有量的增加还在持续上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乘用车轮胎行业呈现出诸多新的发展趋势,既面临着机遇,也遭遇着挑战。

  《十五五乘用车轮胎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近年来,乘用车轮胎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市场格局不断变化。随着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乘用车轮胎的上下游产业链也在持续演变,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销售,各个环节都在发生深刻变革。同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外品牌在不同细分市场展开角逐,行业发展呈现出复杂态势。

  一、乘用车轮胎产业链的现状剖析

  (一)原材料供应影响成本与产业发展

  天然橡胶作为乘用车轮胎生产的关键原材料,占轮胎原材料成本近半数。2024年,受东南亚地区强降水、泰国洪灾以及国内产区停割等因素影响,国内天然橡胶市场价格从年初的13060元/t涨至12月31日的16890元/t,涨幅达29.33%,年均价格约为14300元/t。这导致轮胎制造成本显著增加,企业不得不提高产品价格。此外,合成橡胶国内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仍需进口;炭黑/钢丝帘线国产化率高,但受环保政策影响成本持续走高。

  (二)制造产能分布与企业格局

  乘用车轮胎制造产能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浙江三大产区。山东作为中国轮胎制造大省,2024年乘用车产量约为2.67亿条,同比增长11.72%,拥有多家大型轮胎企业,在规模和技术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占全国产能的50%。浙江地区乘用车轮胎产量同比增幅为5.21%,部分企业如中策橡胶在行业内地位重要。江苏地区2024年产量同比增幅为5.69%,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表现突出。

  (三)下游销售渠道的变革

  下游销售渠道涵盖汽车制造和汽车后市场,包括4S店、连锁汽修、电商平台等。2024年电商平台渗透率提升至25%,后汽车市场线上连锁品牌市占率快速提升。随着汽修市场反垄断政策推进,4S店之外的独立汽修厂获取原厂配件比例提升至50%以上,工时费比4S店低15%以上。线上化率快速提升,超过65%的车主通过APP选购配件、预约服务,轮胎更换服务成为线上连锁汽修企业的主要业务。

  二、乘用车轮胎市场需求增长的驱动因素

  (一)新车产量带动配套需求

  中国乘用车市场持续扩大,新车产量不断增加。每辆新生产的乘用车通常配备4条轮胎,这直接带动了轮胎的配套需求增长。尽管中国轮胎产量在过去因多种因素有所波动,但近两年受国内新能源配套需求增长及海外产能释放影响,产量稳步上升。

  (二)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新机遇

  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销量连续十年居全球第一位。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对新能源汽车专用轮胎的需求。由于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的变化,对轮胎的轮动阻力、耐磨性、抓地力、静音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了乘用车轮胎新一轮的技术革新。

  三、乘用车轮胎市场的竞争格局

  (一)国际品牌主导高端市场

  国际头部品牌如米其林、普利司通、马牌等,凭借技术积累、品牌溢价和配套市场优势,长期占据高端乘用车轮胎市场主导地位。在配套市场,外资品牌因大尺寸轮胎技术壁垒(如19寸以上)和新能源汽车配套需求(如低滚阻、高承重性能),仍占据较高份额。2023年数据显示,外资品牌在轿车轮胎市场占比达70%,在新能源汽车配套领域优势显著。

  (二)国内品牌在中低端市场崛起

  国内品牌如玲珑、中策、朝阳等,通过性价比优势和本土化渠道布局,在中低端市场快速扩张。2023年内资品牌销量占比达65%,年增长率1%-2%,主要集中于17寸以下小尺寸轮胎市场。依托庞大的汽车保有量(2024年突破2亿辆)和下沉市场渠道(如电商平台、街边汽修店),内资品牌在价格敏感型消费者中占据优势。玲珑轮胎作为国内龙头企业,跻身全球轮胎20强,通过技术革新和产业布局,成功与多家主流车企合作,成为中国新能源配套率第一的轮胎品牌。

  四、乘用车轮胎行业面临的挑战

  (一)原材料依赖带来的风险

  中国天然橡胶年消费量约650万t,其中80%依赖东南亚进口,地缘政治和极端天气易导致供应中断。高端合成橡胶国产化率不足50%,制约新能源轮胎性能优化。原材料成本占轮胎生产成本70%以上,企业议价能力弱,利润稳定性差。

  (二)国际贸易壁垒的阻碍

  美国对华乘用车胎征收反倾销税,导致2023年对美出口量较峰值下降40%;欧盟2026年实施“碳关税”,对高碳排放轮胎额外征税(预计增加成本8%-12%)。泰国、越南凭借更低关税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外资建厂。传统出口市场萎缩,中国企业需积极开拓新的海外市场。

  (三)技术研发的差距

  米其林、普利司通等外资品牌占据国内高端轮胎市场60%以上份额,本土品牌仍以中低端为主。新能源车需专用轮胎,国内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头部企业研发费用率约3%,外资超5%),关键技术如自修复胎面、智能传感器胎尚未成熟,高端市场利润丰厚但难以渗透,新能源车配套订单多被外资抢占。

  (四)环保政策的压力

  欧盟标签法要求2025年所有出口轮胎达到B级以上,国内企业需升级配方工艺,成本增加10%-15%。国内“双碳”目标下,轮胎企业面临限产减排压力,山东、江苏等主产区环保限产常态化。环保合规严格外加技术升级需求,企业投入增加,落后的中小产能加速出清。

  五、乘用车轮胎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一)新能源汽车轮胎市场持续扩张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低滚动阻力轮胎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国内外轮胎企业纷纷加大新能源轮胎的研发力度,推出更多适应新能源汽车特性的轮胎产品,扩充其EV轮胎产品线,这将为轮胎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推动轮胎技术升级。

  (二)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加速

  智能化和数字化是乘用车轮胎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轮胎企业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轮胎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数字化变革也在改变轮胎销售渠道,智能订单系统、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新兴模式将为轮胎销售提供新的途径。

  (三)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必然

  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促使轮胎企业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企业将采用环保材料、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并推动轮胎循环利用等措施。政府也将加强对轮胎产业的环保监管,推动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四)全球化布局与市场拓展加快

  全球化布局与市场拓展是轮胎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乘用车轮胎行业分析指出,通过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轮胎企业可以降低运输成本、规避贸易壁垒、提高市场竞争力。中国轮胎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布局也在加速,特别是在新兴市场,如东南亚和非洲,这些地区的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为轮胎行业提供了新的增长机遇。

  2025年的乘用车轮胎行业,在市场需求增长的驱动下,面临着复杂的竞争格局和诸多挑战。产业链上下游的变化、国内外品牌的竞争、原材料供应风险、国际贸易壁垒、技术研发差距以及环保政策压力等,都对行业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然而,新能源汽车轮胎市场的崛起、智能化与数字化发展、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以及全球化布局带来的机遇,也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乘用车轮胎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市场渠道,以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更多乘用车轮胎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乘用车轮胎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乘用车轮胎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