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今年以来,我国动力煤市场呈现显著下行趋势,环渤海港口现货价格已跌至2021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以5500大卡动力煤为例,年初至今每吨跌幅达89元,非电行业需求疲软叠加供应端持续承压,导致市场陷入供需失衡的复杂局面。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煤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暖冬气候与工业淡季双重压力下,电煤消费显著下滑。数据显示,今年12月规模以上火电发电量同比减少,创下历史罕见负增长。与此同时,国内煤炭产能加速释放叠加进口煤大量涌入,进一步推高市场供应量。环渤海港口库存持续高位运行,5000大卡、4500大卡动力煤价格已明显低于长协价水平,反映出传统销售模式面临的严峻挑战。
3月份以来,北方供暖结束与南方气温骤升同步加速电煤需求走弱。沿海电厂日耗同比下滑,库存维持高位,多数企业转向消耗自有库存或依赖进口资源维系运营。基建项目落地滞后导致消费端回暖迟缓,同时直达运输网络的完善对传统"北煤南运"体系形成分流效应,进一步削弱市场活跃度。
大秦铁路春季检修启动后,环渤海港口调进量出现阶段性下降,但前期库存累积导致疏港压力不减。3月下旬港口库存短暂冲高后,在进口煤到货减少与检修限产叠加作用下,4月份或将迎来缓慢去库进程。这种供需动态调整可能为市场提供短期修复窗口,但整体仍受制于产能释放惯性与季节性需求疲软的矛盾。
部分交易主体观察到坑口及港口价格出现短期反弹迹象,认为进口煤价差优势收窄叠加低卡煤询单增加可能支撑局部回暖。但更多分析指出,当前港口高库存与非电需求增长有限形成制约,预计4月中旬前市场仍将承压下行。大秦线检修带来的供应收缩效应需与终端采购意愿回升形成共振,才能真正扭转价格颓势。
总结来看,动力煤市场的持续低迷既反映季节性规律作用,也暴露产能结构性矛盾。在保供政策持续加码、进口渠道畅通的背景下,未来供需关系修复进程将直接影响价格走势。短期内市场可能呈现震荡探底特征,而4月需求边际改善与运输瓶颈效应能否形成对冲,将成为判断后续行情的关键变量。
更多煤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煤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