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4月13日至19日,深圳将迎来国际冰联女子冰球世锦赛甲级A组赛事。这座以亚热带气候著称的城市正打破"无雪"的地理限制,在政策推动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通过场馆建设、赛事落地和产业培育,构建起覆盖竞技体育与消费市场的冰雪经济生态链。数据显示,深圳2024年参与冰雪运动人数已突破50万人次,而全国冰雪经济总规模预计在2027年达到1.2万亿元,南方城市的"冰火交融"探索正为冰雪市场拓展新空间。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冰球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深圳通过举办顶级冰球赛事构建竞技品牌。继2023年后,2025年女子冰球世锦赛甲级A组再次选择深圳作为东道主,比赛将在龙岗区大运中心举行。该场馆曾成功承办冬奥会后首个国际冰雪大赛,其气膜结构的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训练馆已成为各国参赛队伍的驻训基地。赛事期间,中国队将与丹麦、法国等五国球队争夺顶级组席位,这一竞技舞台不仅为本土运动员提供实战机会,更通过赛事效应带动市民参与热情。
深圳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作为核心力量,在20242025赛季中国男子冰球职业联赛中斩获亚军,并在亚冬会期间输送10名运动员助力国家队摘铜。俱乐部还与多所中小学及高校合作组建校队,其中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冰球队已代表南方参与全国大学生联赛,形成"赛事+青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在亚热带气候条件下,深圳通过技术手段构建人工冰雪场景。目前全市运营着卡鲁冰雪世界、万象天地滑冰场等多座室内场馆,其中2017年开业的万象天地滑冰场年均接待客流约10万人次,会员超3万人。正在建设中的前海·华发冰雪城计划于2025年底试营业,其核心项目"华发超雪中心"占地10万平方米,配备5条专业赛事级雪道及深达33米的室内潜水基地,建成后可承办国际滑雪联合会赛事。
消费端数据显示,深圳冰雪装备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以某运动品牌为例,其滑雪用品销售额近三年实现两倍以上增幅,2024年表现尤为突出。这种增长与全国趋势同步:20242025雪季江苏、浙江滑雪客流同比分别增长46.5%和24.8%,印证南方市场对冰雪运动的旺盛需求。
国务院《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为南方城市发展指明方向。深圳通过"北冰南展"战略,将冰雪资源转化为文旅消费新场景。前海·华发冰雪城项目连续五年被列入深圳市重大项目清单,其规划中的JW万豪酒店和商业配套预计形成年均千万级人次的客流虹吸效应。
这种模式正在南方复制:浙江安吉推出"高山竹海雪之恋"路线,上海耀雪冰雪世界开业四个月接待28万人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59个室内滑雪场主要分布于南方,这些场馆与赛事IP结合,正重塑传统冰雪消费地理版图。当深圳市民穿上冰球装备、浙江游客在人工雪道驰骋时,"无冬城市"已找到参与冰雪运动的破局之道。
结语:
从承办国际赛事到培育本土俱乐部,从室内场馆建设到产业链延伸,深圳构建的"热带冰雪经济模型"证明:气候不再是发展障碍。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市场运作,南方城市正在创造独特的冰雪消费场景,并为全国1.2万亿元冰雪经济目标提供可持续增长动能。随着更多复合型冰雪综合体落地,"冰火交融"将催生出更具活力的体育产业生态,让冰雪运动真正突破地域界限,成为全民可及的生活方式选择。
更多冰球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冰球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