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2025年船舶焊接行业现状分析:扩大焊接机器人应用范围

2025年船舶焊接行业现状分析:扩大焊接机器人应用范围

2025-04-15 09:58:08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全球船舶制造业蓬勃发展的当下,船舶焊接作为船舶建造的关键工序,其技术发展趋势备受关注。2025年,船舶焊接行业正处于重大变革的节点,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这不仅源于市场竞争压力和劳动力短缺问题的日益凸显,也是行业追求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生产的必然选择。深入探究这一趋势,对船舶制造业的持续进步意义重大。

  一、船舶焊接自动化与智能化升级的重要意义

  《2025-2030年中国焊接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船舶焊接在船舶建造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其工时占比高达30%-50%。当前,船舶总装厂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力成本在船舶总成本中占比颇高,约为30%,占售价的27%-28%,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外大型船企船舶制造及维修业务的毛利率仅约6.5%。从国际对比来看,中国在用人成本上的优势逐渐减弱,以2023年10月数据为例,中日韩三国人力成本存在明显差异,这使得控制劳务支出、降低经营成本成为船舶焊接自动化与智能化升级的重要诉求。

  同时,焊工短缺问题愈发严峻,在相关部门公布的2023年“最缺工”榜单中,焊工排名第11位。在国际船舶市场上升、智能化及可再生能源船舶订单量可观的背景下,国内船厂为提升建造能力,缩小与国外先进船厂的技术差距,推进船舶焊接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升级迫在眉睫。

  二、船舶焊接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内在关系

  我国船舶焊接技术历经手工焊、半自动焊、高效焊、自动焊等多个发展阶段,如今部分大型船舶企业已迈入智能焊接阶段。但在发展过程中,不同技术并非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相互交融。传统的焊条电弧焊,因其适应性强等特点,依然在船舶焊接中发挥着作用。

  智能焊接与高效自动焊也并非相互取代,而是优势互补。例如,目前应用较多的气体保护焊在智能焊接解决方案中较为常见,而以多电极埋弧焊、气电立焊为代表的高效自动焊,虽然热输入高,效率是气体保护焊的10-30倍,但受设备限制,仅适用于开放空间的长直焊缝。智能焊接则主要用于无法使用高效自动焊的场景,替代人工焊接,降低对工人技术素质的要求,解放劳动力,且能保证焊接质量,提高焊接速度。

  三、船舶焊接的自动化发展趋势

  (一)扩大现有高效自动焊应用范围

  气电横焊技术是在气电立焊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旨在船舶平台搭载、船坞总装阶段替代人工焊接,提高作业效率。该技术已在国外得到应用,国内也已引进并处于试用阶段。由于气电横焊受重力影响,横对接位置坡口正面上半部分填充存在困难,需要开发配套的补焊工艺。

  埋弧角焊技术基于埋弧对接焊技术发展而来,主要应用于T排焊接流水线,能有效替代气体保护焊小车或专机。该技术引进国内后投入生产应用,采用双丝埋弧角焊技术,极大提升了熔覆效率,T排填角焊速度可达1700mm/min,远超传统气体保护焊T排流水线。

  (二)引进新的焊接方法

  激光-电弧复合焊融合了激光焊和电弧焊的优点,在焊接船体结构薄板时,在效率和变形控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部分船厂已成功将其应用于拼板焊接和纵骨焊接,大幅提升了薄板拼板和纵骨装焊的效率,有效控制了变形。激光焊接正朝着大功率、大熔深方向发展,相关技术的突破将为船舶焊接带来更多可能。

  激光焊在LNG运输船液货舱不锈钢波纹薄膜板焊接中的应用,相比传统的等离子电弧焊接,速度最快可提高5倍左右,有望显著提升LNG运输船的建造效率。并且,该技术还有望扩大应用到超低温液化氢运输船的液货舱。

  锁孔氩弧焊技术(K-TIG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氩弧焊技术,能够实现单面施焊双面成型,适用于船舶管子高效对接焊。与传统氩弧焊相比,该技术无需开坡口或只需开窄间隙坡口,减少了坡口加工时间和焊缝填充量,且单道自动焊接,无需道间清理,焊接效率成倍提高,探伤合格率高。

  四、船舶焊接的智能化发展趋势

  (一)扩大焊接机器人的应用范围

  在船舶分段搭载与合拢阶段,受施工位置和空间限制,国内外船厂纷纷尝试采用便携焊接机器人方案。其中,行走式便携焊接机器人可用于合拢焊缝,根据行走方式不同分为轨道式和磁吸爬行式,具备自动测量坡口-焊道智能排布功能,能适应全位置焊接;固定式便携焊接机器人适用于格子间U型焊缝等狭窄空间,采用协作机械臂夹持焊枪,配备磁吸底座,操作简便灵活,但设备部署依赖人工搬运或龙门架吊运。

  (二)焊接生产的“新四化”升级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推进,船舶制造向设计智能化、产品智能化、管理精细化和信息集成化方向发展。船舶焊接行业现状分析指出,在船舶智能工厂中,制造自动化成为关键效率驱动因素。焊接生产需在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四个维度进行升级。

  目前,焊接机器人存在“数据孤岛”问题,在智能工厂中,机器人应接入制造执行系统(MES),实现生产数据实时共享。管理者可通过MES系统实时查看生产信息,AI管理系统也能根据这些数据进行智能决策,如调整生产速度、优化焊接工艺等。同时,可视化工厂的实现,使管理者能远程直观掌握工厂运行情况。此外,焊接机器人未来应具备焊缝质量在线监测功能,通过对焊接过程中多种信号的监测预测焊接质量,减少焊后无损检测,积累的质量监测数据还可为机器学习提供基础,提升焊接质量。

  船舶焊接行业在2025年正处于自动化与智能化加速融合的关键时期。自动化方面,现有高效自动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新的焊接方法持续引进;智能化方面,焊接机器人应用范围逐步拓展,焊接生产在“新四化”维度全面升级。推进船舶焊接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并非简单的“机器换人”,而是通过“人机结合”优化生产流程,降低对工人技能的要求和职业伤害。未来,随着MES系统与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的深度融合,船舶制造业将朝着智能化、高效化方向持续迈进,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展现更强的竞争力。

更多焊接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焊接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