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2025年储气库行业现状分析:推进数字化转型

2025年储气库行业现状分析:推进数字化转型

2025-04-18 11:19:47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全球能源格局不断调整、国内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储气库作为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一环,其发展态势备受关注。2025年,储气库行业正朝着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的方向迈进。盐穴储气库凭借自身独特优势,在储气库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自2002年开启盐穴储气库建设征程,目前已建成4座盐穴储气库,如国家管网金坛储气库、中石化金坛储气库等,在技术积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这些都深刻影响着盐穴储气库在2025年乃至未来的发展走向。

  一、储气库发展现状:盐穴储气库的崛起与技术沉淀

  (一)盐穴储气库建设成果初显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地下储气库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盐穴储气库从无到有,逐步构建起一定规模的储气能力。国家管网金坛储气库设计库容达26.00亿立方米,设计工作气量17.14亿立方米,已形成库容10.00亿立方米,工作气量6.60亿立方米,日注气量设计最大可达820万立方米/d,日采气量设计最大为1500万立方米/d。此外,中石化金坛储气库、港华金坛储气库和中石化江汉储气库(一期一阶段)也各自具备了相应的储气和注采能力,为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技术体系逐步形成

  在长期的建设实践中,我国盐穴储气库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老腔改建储气库技术成为一种经济高效的建库方式,通过改建老腔,新增工作气量,降低建库成本。造腔工程配套与监控技术实现了对腔体发展的动态监控,在多夹层盐岩溶腔建库技术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效保障了造腔过程的安全与稳定。

  盐穴储气库阻溶造腔技术可对未达设计要求的腔体进行修复,其中天然气阻溶造腔和氮气阻溶造腔技术的应用,为腔体修复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光纤油(气)水界面检测技术大幅降低了检测成本,实现连续检测,提高了造腔成功率和安全性。盐穴储气库安全监测技术体系则通过多种监测手段,对注采运行进行全方位监测,确保储气库安全稳定运行。

  二、储气库发展困境:盐穴储气库面临的难题

  (一)地质条件制约发展

  我国盐矿多为湖相沉积盐层,与海相盐矿相比,存在矿床规模较小、分布面积有限、盐岩品位较低、矿层层数多且单层厚度小、含有不溶夹层等问题。这些复杂的地质条件增加了在陆相盐矿建设储气库的难度,对储气库的密闭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受与主输气管道距离和所在区域天然气消费量的制约,优质库址愈发稀少,限制了盐穴储气库的建设规模和布局。

  (二)造腔过程困难重重

  盐穴储气库造腔周期长,受地质条件、造腔方式、管柱尺寸、盐化企业卤水接收能力等多种因素影响。以金坛储气库为例,其平均单腔有效体积约20万立方米,造腔周期一般为6-8年。造腔期间需要多次调整管柱深度位置,每个阶段结束后还需进行腔体形状检测,导致单腔达容时间长,延缓了储气库的建设进程。

  腔体形状控制难度大,为保证盐腔稳定性和容积,通常将腔体设计成“梨形”,但由于造腔层段内隔夹层发育、非均质强、各向异性显著以及岩盐溶漓特性等原因,腔体容易出现偏溶现象,部分腔体顶部形成“大平顶”,或横向发展未达设计要求,降低了岩盐利用率。高不溶物盐层成腔率低,如金坛区块盐层不溶物含量约为15%,楚州、淮安、平顶山等储气库不溶物含量分别达42.8%、27.4%、23.0%,不溶物在卤水中膨胀占据盐腔有效体积,影响成腔率。

  (三)外部因素限制明显

  储气库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受到安全、环保等外部因素的极大影响。建设过程涉及规划、用地、安评、环评等各类专项评价,办理周期长且协调难度大。随着环保政策日益严格,新建项目与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等冲突的情况逐渐增多,增加了项目建设的不确定性。此外,库区附近盐化工厂卤水处理能力有限,制约了循环排量,影响造腔进度,进而延长了储气库项目的建设工期。

  三、储气库发展对策:突破困境的关键举措

  (一)加强关键技术研究

  提高造腔速度并优化过程管理是关键。卤水浓度对岩盐溶漓速率影响显著,选用大尺寸井眼匹配大排量,可加快造腔速度。同时,优化造腔阶段和循环方式,加强阻溶剂界面监测与控制,做好造腔与井下作业的转换衔接,能够提高造腔效率,缩短造腔周期。针对未达设计要求的腔体,制定针对性修复措施,平衡安全、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水平多步法造腔技术为薄盐层建库提供了新途径。对于厚度较小的盐层,采用钻1口直井和1口水平井的方式,先溶直井形成腔体后连通水平井,再进行水平井段多步造腔,可有效扩大腔体体积,提高岩盐资源利用率,降低单位工作气量投资

  利用盐腔空间扩展技术,对沉渣空隙进行利用,提高库容和工作气量。通过将腔底水不溶物残渣中的卤水驱替出来,实现盐腔的扩容利用,提高盐穴储气库的存储能力。

  (二)优化整体建设方案

  优化储气库整体建设方案,采用丛式井建库,减少地面井场数量和用地面积,降低建设成本,同时提高储气库的安全性和环保能力。选用成熟工艺技术,确保储气库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稳定,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推进数字化转型

  加快盐穴储气库数字化转型,构建地上地下一体化的数字化平台。在设计选址、施工建造、运行管理等各个环节加强技术攻关,利用数字化平台统筹建库各环节与生产运行工作,构建地质、井筒、地面设施三维一体的信息化支持系统,提升盐穴储气库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水平,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四)构建市场化运营模式

  根据相关规划,为满足供气需求,2025年中国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要达到300亿立方米。构建市场化储气库运营模式至关重要,鼓励各类主体及资本参与储气设施的建设与运营,避免储气设施小型化、分散化,推动合建共用,形成区域性储气调峰中心。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将距离较近的小型储气库组成储气库群,进行统一规划与调配,提高储气设施运行管理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

  储气库行业现状分析指出,2025年,储气库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盐穴储气库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能源稳定供应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盐穴储气库经过多年发展,在建设成果和技术积累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地质条件、造腔工艺、外部因素等方面仍面临诸多困境。

  为推动盐穴储气库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加快关键技术研究,突破造腔速度、腔体形状控制等技术瓶颈;优化整体建设方案,提高安全性和环保能力;加速数字化转型,提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构建市场化运营模式,吸引更多资源参与建设和运营。通过这些措施,盐穴储气库将在储气库行业中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提供更坚实的保障,在未来的能源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储气库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