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牛肉市场回暖:周均价“五连涨“释放供需调整信号

国内牛肉市场回暖:周均价“五连涨“释放供需调整信号

2025-04-21 12:50:32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4月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我国牛肉批发市场周均价已连续五周环比上涨,累计涨幅超7%,同时白条牛、活牛价格同步企稳回升。这一趋势被解读为肉牛行业供给端收缩与政策扶持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分析认为国内肉牛产业可能迎来结构性拐点。

  一、价格持续回暖凸显供需关系改善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牛肉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农业农村部监测显示,2025年4月1117日当周,牛肉批发市场均价达61.62元/公斤,较前一周上涨0.4%,延续五周连涨态势。白条牛批发价同期从58.79元/公斤升至61.4元/公斤,活牛价格环比亦呈上升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短期反弹显著,当前牛肉批发均价仍同比下降7.4%,显示市场仍在消化前期供需失衡的影响。

  二、产能收缩与进口减少形成双重支撑

  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国内肉牛存栏量同比减少4.39%,母牛存栏下降直接导致新生犊牛数量缩减。叠加牛肉进口量同比下降11.6%(2025年一季度数据),市场供应端压力得到缓解。养殖环节的亏损状况逐步改善,自繁自养肉牛已结束长达21个月的连续亏损,最新盈利水平达221.7元/头。

  三、散户主导格局加速产能出清

  我国肉牛养殖仍以分散经营为主,全国6.52万家相关企业中近半数注册资本不足百万元。这种高度分散的市场结构在长期亏损期导致产能超调,东北地区开年牛市行情显示,犊牛价格率先上涨后传导至肥牛环节,养殖户惜售情绪推高屠宰成本。行业分析认为,肉牛养殖周期长达1824个月,当前产能收缩效应将在未来两年持续显现。

  四、政策支持强化产业复苏动能

  农业农村部正通过财政金融工具与保险体系巩固纾困成效,并推动节粮型养殖模式降低生产成本。尽管进口冲击和规模企业竞争仍存挑战,但政策引导下行业集中度提升预期增强。数据显示,黑龙江、山东等主产省已形成区域产业集群效应,为产业升级提供基础支撑。

  结语:拐点初现下的产业重构

  牛肉价格五周连涨印证了供给端调整带来的市场韧性,产能出清与进口收缩共同推动行业触底反弹。随着政策红利释放和养殖效率提升,预计20252027年将形成持续上行周期,单头利润有望创历史新高。然而,在规模化转型过程中,如何平衡散户利益、优化产业链协同仍是决定长期复苏的关键。

更多牛肉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牛肉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