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4年,大唐发电、国电电力、华电国际和华能国际四大电力央企交出亮眼成绩单。尽管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四家企业通过成本控制、电价优化及新能源布局,在净利润实现显著增长的同时,合计派现超百亿,展现了电力行业稳定回报的特性。与此同时,其业绩增长与营收增速分化、季度利润波动等现象也反映出行业转型中的结构性调整。
尽管利润大幅增长,但除大唐发电外,其余三家均出现营收下滑。国电电力营收1791.82亿元(1%),华能国际2455.51亿元(3.48%),华电国际1129.94亿元(3.57%)。成本端的显著改善成为利润增长主因,如大唐发电燃料成本同比下降5.64%,华能国际火电售电单位燃料成本降低8%。但电价下行压力(四家企业平均上网电价降幅在2%5%区间)与营收规模收缩形成鲜明对比,折射出电力企业需平衡保供责任与市场化竞争的双重挑战。
2024年动力煤价格同比显著回落,长协煤均价701元/吨(降13元),现货价862元/吨(降118元)。受益于此,华电国际入炉标煤单价965.16元/吨,国电电力降至922元/吨。燃料成本占营业成本比重下降直接推高利润空间,如大唐发电燃料费用减少5.64亿,华能国际单位售电燃料成本降低300元至292元/兆瓦时。
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大唐发电清洁能源占比达40.37%(+2.62个百分点),国电电力新能源装机占比升至33.19%,华能国际清洁电源占比提升至35.82%。尽管华电国际仍以燃煤为主(占78.15%),但其燃气与水电比重较上年有所增加。企业正通过关停落后煤电机组、布局风光储一体化项目等方式,推动发电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
2024年上网电价普降,大唐发电单价451.4元/兆瓦时(3%),华能国际结算价494.26元(2.85%)。面对电价市场化改革压力,企业开始探索多元收益渠道。例如通过“三改联动”提升火电机组灵活性,在调峰服务、辅助市场获得额外收入;同时依托新能源项目开发综合能源服务,实现从单纯发电向能源服务商的角色转变。
总结而言,四大电力央企在2024年展现出强劲的盈利修复能力与股东回报意愿。燃料成本下降、低碳转型加速成为核心驱动力,但电价下行和营收增速放缓也提示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企业需持续优化电源结构,在保供与减排间寻求平衡,同时通过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拓展利润增长空间。高分红政策不仅增强投资者信心,更彰显了电力作为国民经济“稳定器”的独特价值。
更多发电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发电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