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第一季度,在多项促消费和产业升级政策推动下,我国机械与装备制造行业延续了复苏势头,成为支撑工业经济的重要力量。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设备等领域的内需潜力加速释放,带动行业整体呈现产销稳步增长、投资预期向好的积极态势。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机械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在政策驱动下,我国装备制造业近七成重点产品产量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机械类核心产品的市场表现尤为突出。一季度汽车产销量分别达756.1万辆和747万辆,同比增幅超过10%,新能源汽车更是以318.2万辆的产量和307.5万辆的销量领跑行业,同比增长均超45%。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突破14.9万套和260.4万套,增速保持在20%26%区间。与此同时,通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等机械相关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显著,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速超20%,为行业长期发展注入信心。
低空装备加速布局:截至一季度末,国内已有716家无人机企业完成产品备案,累计登记机型达2327种、设备总量超291万架;首款四座电动飞机获颁适航认证,推动航空制造业向绿色化转型。
船舶制造满负荷生产:骨干船企订单饱满,国产第二艘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工程进度突破65%,标志着我国高端海工装备能力持续提升。
电力装备高速增长:12月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4.5%,其中风电装机规模达到5.3亿千瓦,增速达17.6%;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加速,平均续航里程接近500公里,15分钟快充技术实现量产应用。
智能制造深入渗透:移动操作机器人在航空航天、半导体等精密制造领域的部署量超千台,防爆工业机器人通过国际认证,在轨道交通和汽车生产环节规模化应用。
为巩固增长势头,行业将从“稳增长”“补短板”“促转型”三方面发力。在稳增长领域,制定机械、汽车等行业的专项工作方案,推动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通过扩大工业母机+、机器人+等应用场景,强化产业链韧性。在数字化转型层面,加快人工智能与装备产品的深度融合,加速智能装备的标准化供给,例如推进自动驾驶试点和新一代机器人系统的商业化落地。
总结来看,一季度机械与装备产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领域实现了多项突破性进展,为全年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政策协同与产业升级双轮驱动,行业有望在补链强链、绿色智能转型中持续释放增长动能,进一步巩固全球竞争优势。
更多机械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机械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