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贺州市在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全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标杆。数据显示,2024年贺州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指标在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中排名全区第一,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6件,年均增速达17.28%;有效注册商标量跃升至1.3117万件,增长率居全区前列。这些成绩不仅反映了贺州市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快速发展,也展示了其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坚实步伐。
贺州市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全市年度重点议题,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为知识产权发展提供了清晰路径。近年来,贺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如《贺州市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纲要任务分工方案》,明确了知识产权保护的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并推动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这些措施有效提升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全链条覆盖,为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知识产权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在行政执法方面,贺州市通过明确相关部门的知识产权保护责任,保持了对侵权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2021—2024年,贺州检察部门依法受理审查逮捕侵害知识产权刑事案件14件40人,逮捕23人;受理审查起诉17件46人,起诉11件25人。这些数据表明,贺州市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知识产权市场政策分析提到在全球化市场竞争中,贺州市注重维护企业海外业务的合法权益,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重要一环。贺州市通过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为企业“出海”提供了有力支持。例如,广西利升石业有限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手握多项发明专利,通过设立维权援助工作站,消除了企业“走出去”的后顾之忧。
贺州市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从单一指导站逐渐发展为“1基地+1中心(TISC)+1国家网点+4指导站+5维权站”的多维网络,覆盖培训、创新支持、维权援助全链条,服务能力跃居全区前列。此外,贺州市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多部门建立诉调对接和行刑衔接机制,破获了一批大案要案,提升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的办案效能。例如,“喜丰”化肥商标侵权案入选国家2023年度商标行政保护十大典型案例,2亿元假冒“茅台”商标案入选广西2024年食品重大案件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贺州市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决心和能力。
贺州市通过出台政策,对企业的知识产权实施专项奖补,激励企业不断创新。例如,广西贺州市桂东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累计获得知识产权专项奖补资金115.73万元,帮助企业科研成果持续产出。该公司累计获得专利授权117件,自治区科学技术二等奖及三等奖合计12项,成为贺州铝电子新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
为了加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贺州市市场监管部门指导动员贺州学院率先完成存量专利盘活,推荐其入选第一批广西专利转化专项计划立项项目,组织学院和企业开展专利转化运用服务对接活动。2024年,全市实现专利转化400多项,大大提高了知识产权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助推贺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外,贺州市进一步完善商标品牌及地理标志培育、运用、保护和管理机制,加快打造现代农业品牌。近年来,全市新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个、保护产品1个,专用标志使用企业达51家。“昭平茶”连续七年跻身中国区域品牌百强,2024年“英家大头菜”“昭平茶”获批广西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品牌价值加速释放。
总结
2025年,贺州市在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服务体系、优化多维保护机制、推进专利转化和释放品牌价值,贺州市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迈出了坚实步伐。未来,贺州市将持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优化保护体系,提升转化效能,以更高水平的知识产权工作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和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更多知识产权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知识产权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