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国家药监局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试点区域涵盖北京、天津、河北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这一政策的出台,旨在缓解国内牛黄资源紧缺的现状,扩大牛黄获取途径,同时可能对相关药材和药品价格产生积极影响。天然牛黄作为名贵中药材,近年来价格持续攀升,目前市场售价已高达160万元/公斤。进口牛黄的引入,能否有效平抑价格,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牛黄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根据公告,来自不存在疯牛病疫情禁令国家(地区)且符合我国海关检疫和药品质量检验要求的牛黄,将被允许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试点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浙江、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四川、福建、广西,试点时限为2年。试点结束后,将根据实施情况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进口牛黄的申请人需为试点区域内处方含牛黄的中成药品种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进口的牛黄除用于申请人自身生产外,同一集团公司试点区域内的控股企业也可使用。集团内部需明确各企业在牛黄进口及使用中的责任和义务,确保进口牛黄仅用于集团内部指定企业的中成药生产,不得对外销售。
天然牛黄主要产于陕西、甘肃、山西、河北等地,由于货源稀缺,市场供应量有限,价格持续上涨。数据显示,2014年天然牛黄价格约为20万元/公斤,2023年已飙升至160万元/公斤。这一价格上涨趋势也直接影响了相关药品的价格,如安宫牛黄丸、片仔癀等。
以安宫牛黄丸为例,国内共有126个批准文号,涉及多家知名药企。近年来,安宫牛黄丸价格多次上调,从2012年的350元/丸涨至2021年的860元/丸。药企普遍表示,价格上涨主要受原材料稀缺和成本上升的影响。片仔癀的价格同样居高不下,2021年官方售价为590元/粒,但在市场上被炒至上千元,目前电商平台售价为760元/粒。
全球天然牛黄年产量约为30004000公斤,其中巴西是全球最大生产国,占全球产量的近40%。进口牛黄的引入,有望增加优质牛黄的供给,缓解药品生产企业原料紧缺的问题,从而对平抑牛黄价格起到积极作用。进口牛黄价格相对较低,为药品成本下降提供了空间。
然而,价格下降的幅度和速度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安宫牛黄丸等传统名贵中成药在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且呈增长趋势。即使进口牛黄增加供应,若需求持续强劲,可能会抵消部分供应增加对价格的抑制作用。其次,天然牛黄价格长期上涨,市场形成了较高的价格预期,部分投资者和经销商可能囤货惜售,等待更高价格。此外,药品厂家的定价策略也会影响价格走势,具有较高品牌价值和市场认可度的企业可能不会完全将成本降低的部分转化为价格下降。
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不仅有助于缓解国内牛黄资源紧缺的现状,还为药品生产企业提供了更多原料选择。这一政策的实施,对满足药材市场供应、平抑牛黄价格具有积极意义。然而,政策效果的显现仍需时间,且可能面临市场需求、市场预期和企业定价策略等多重因素的挑战。
总结
进口牛黄试点政策的实施,为缓解国内牛黄资源紧缺和降低相关药品价格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而,价格下降的幅度和速度仍受市场需求、市场预期和企业定价策略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未来,随着试点工作的推进和政策的逐步完善,牛黄市场供需关系有望进一步优化,为中成药产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更多牛黄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牛黄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