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作为我国核电发展的重要标志,大亚湾核电基地近日迎来了一项重大突破。该基地六台机组累计上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成为我国首个达成此成就的核电基地。这一里程碑不仅彰显了我国核电技术的成熟与进步,也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能源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核电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大亚湾核电基地位于深圳南海之滨,自1994年首台机组商运投产以来,已成为我国核电发展的缩影。作为我国大陆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的建成标志着我国核电事业迈入新阶段。随后,基地又陆续建设了岭澳核电站一期和二期,形成了总装机容量超600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机组集群,成为全球最大的压水堆核电基地之一。从第一度电的产生到累计发电突破1万亿千瓦时,大亚湾核电基地见证了我国核电从跟跑到领跑的辉煌历程。
核电安全始终是大亚湾核电基地的核心关注点。截至目前,基地已累计安全运行超过135堆年,其安全运营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中,岭澳核电站1号机组以6731天的安全运行天数创造了国际同类型机组的世界纪录,并持续刷新。这一成就不仅体现了基地在安全管理上的卓越能力,也为全球核电行业树立了标杆。
大亚湾核电基地的清洁能源供应为环境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基地累计上网电量等效减少标煤消耗超过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超过8.2亿吨,相当于植树造林约225万公顷,可覆盖面积超11个深圳。这些数据充分展现了核电在推动绿色发展和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的重要作用。
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大亚湾核电基地不断焕发新活力。基地在30年大修改造中实施了近200项技术改进和超50项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机组的核安全水平、数字化水平和可靠性。其中,数字化仪控系统的改造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模拟控制系统升级为国产全数字一体化控制系统,大幅提升了机组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和本质安全。此外,基地还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核电业务的深度融合,开发了多项AI智能体应用,开启了数字安全监管的新模式。
大亚湾核电基地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核电事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的持续推进,核电将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未来,核电不仅将继续为经济发展提供清洁能源,还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总结
大亚湾核电基地累计发电突破1万亿千瓦时,是我国核电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这一成就不仅展现了我国核电技术的成熟与进步,也为绿色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安全运行、绿色贡献和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大亚湾核电基地将继续引领我国核电事业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更多核电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核电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