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随着医疗美容行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美的追求日益增长,但与此同时,行业乱象也频频曝光。从虚假宣传到违规操作,从产品质量问题到消费欺诈,医疗美容机构的种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对行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威胁。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4月24日,一位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对深圳某医疗美容医院进行了投诉。该消费者表示,自己于2025年4月3日在该医院接受了玻尿酸和胶原蛋白的全面部轮廓提升固定注射,支付了65000元。然而,术后出现了面部异常肿胀、疼痛等问题,且效果与术前宣传严重不符。
消费者指出,医院在术前承诺注射后脸部会更小、更紧致、更年轻化,但实际效果却相反,面部出现发泡、变宽、下垂等问题,额头凹陷,眉压眼,眼睛睁眼困难并伴随持续疼痛。消费者多次与医院沟通,但院方始终拖延处理,且拒绝提供注射医生的资质和产品合格证。
经消费者查证,该医院的医生执业范围为皮肤病与性病专业,美容主诊备案为美容皮肤科,但实际进行的却是美容外科项目。根据相关规定,轮廓固定提升注射属于美容外科二级项目,美容皮肤科医师无操作权限。消费者认为,医院存在虚假宣传、违规操作等问题,要求依法查处并赔偿损失。
另一位消费者也在黑猫投诉平台对同一家医院进行了投诉。该消费者表示,自己在医院进行了玻尿酸注射咨询,医生建议其进行印第安纹、鼻子下巴、卧蚕的注射,费用为31000元。然而,在注射过程中,医生又诱导其进行大双眼皮手术,并额外收取了5999元。
消费者指出,注射环境并非无菌操作,且产品在注射过程中被多次拿出去,无法确认其真实性。术后效果与宣传差异巨大,医生却归咎于消费者自身原因。消费者还发现,面部轮廓有多处硬物,且部分区域并非其要求注射的地方。
消费者要求医院赔偿并退款,但院方仅表示正在安排专属服务人员进行沟通,未给出明确解决方案。
4月20日,一位消费者在大众点评上对深圳某医疗美容医院给出了差评,理由是消费欺诈。该消费者表示,自己花费了10000多元购买了“黑钻超声炮”服务,包括3刀、5炮共8个探头的项目。然而,实际治疗过程中只使用了4个探头。
消费者现场确认了探头使用次数,但医生表示不用管用了几个探头,有效果就行。消费者对此表示不满,认为这是隐形的欺诈行为,要求医院退款2000元。然而,医院不仅未退款,还要求消费者签订不对等协议,将差额退款写成了补偿2000元。
消费者质疑医院的行为,认为应首先退款过度消费的差额5000元,并表示将寻找律师起诉医院。
去年4月,有媒体报道,一位消费者在深圳某医疗美容医院接受了吸脂手术,术后发现小腿伤口出现溃烂并存在增生风险。消费者表示,医院在术后康复阶段使用了尺寸不合适的小腿套,导致伤口恶化。
在术后换药过程中,医院仅进行了简单处理,未告知消费者需要持续换药。术后一个月,消费者伤口仍未好转,最终自行前往其他医院进行治疗,花费了近5万元。
消费者多次与医院协商,但院方始终未给出明确答复。最终,医院提出赔偿2万余元,但消费者认为无法弥补其损失,决定通过司法途径维护权益。
总结
医疗美容行业的乱象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对行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威胁。从超执业范围操作到私自更改手术范围,从消费欺诈到术后处理不当,这些问题暴露了部分医疗美容机构在合规性和专业性上的严重不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行业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同时推动行业向更加规范、透明的方向发展。
更多医疗美容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医疗美容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