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上海自贸试验区近日迎来一项重要里程碑——碧迪医疗浦东机场综保区分拨中心暨碧迪医疗大中华区研发中心(上海)正式开业。作为首个集自营医疗器械国际分拨中心与研发中心功能于一体的项目,该中心预计年进出口总额将达到20亿元,标志着上海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国际化布局迈出重要一步。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医械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碧迪医疗作为全球领先的医疗技术公司,其产品线涵盖医用耗材、实验室仪器、诊断设备、大型医疗设备及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服务范围遍及临床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生物制药企业及科研单位。此次在浦东机场综保区设立的分拨中心,是碧迪医疗在亚太地区的首个自营医疗器械分拨中心,主营其旗下巴德医疗的全线产品。这一布局不仅强化了碧迪医疗在中国市场的供应链能力,也为其“根植中国、服务全球”的战略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智能化管理的逐步推进,碧迪医疗分拨中心引入了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系统,显著提升了运营效率,降低了成本,并加快了服务响应速度。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物流中心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医疗器械的存储、分拣和配送,确保产品快速、准确地送达客户手中。这种高效运营模式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也为整个医疗器械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为确保项目快速落地,保税区管理局充分发挥“管理局+职能部门+开发主体”的三位一体服务机制,为企业量身定制综合服务方案,并提供审批绿色通道。浦东机场海关驻空港区域办事处通过点对点指导,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先进区后报关、货物状态分类监管等创新政策,进一步优化查验模式,建立“入库查验”机制,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和运输成本。在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企业仅用一周时间就取得了二类医疗器械备案凭证和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实现了“申报即筹备、领证即投产”的高效审批服务。
碧迪医疗分拨中心的启用,进一步巩固了浦东机场综保区在生物医药产业链中的地位。近年来,东松医疗分拨中心、康蒂思分拨中心、西门子诊断设备分拨中心等一批标杆性项目相继落地,区域生物医药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医疗器械商品进出口总值达11.29亿元,同比增长397.36%,充分展现了区域产业的强劲增长势头。
未来,浦东机场综保区将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及综合保税区的功能和创新优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和快速发展。通过打造医疗器械产业的“消费地”“策源地”和“输出地”,浦东机场综保区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国内乃至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中的重要地位,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总结
碧迪医疗浦东机场综保区分拨中心的启用,不仅是企业国际化布局的重要一步,也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在医疗器械领域创新发展的生动体现。通过智能化管理、政策支持和区域产业协同,该项目为医疗器械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同时也为浦东机场综保区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未来,随着更多创新项目的落地,浦东机场综保区有望成为全球医疗器械产业的重要高地。
更多医械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医械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