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音乐活动逐渐成为文旅经济的重要推动力。特别是在“五一”假期前后,演唱会、音乐节等大型演出活动在全国多地掀起热潮,不仅吸引了大量观众,还带动了周边消费的显著增长。这种“音乐+旅游”的模式,正在成为文旅经济的新增长点。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音乐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五一”期间,全国预计将举办超过100场5000人以上的大型营业性演出,观众人数将突破200万人次。这些演出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假期生活,还带动了酒店、景区等相关消费。数据显示,平台上的演唱会、音乐节专享景区门票产品订单同比上涨近1倍,形成了“3小时演出撬动72小时消费”的联动效应。这种效应表明,音乐活动对文旅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容小觑。
“五一”期间,北京、青岛、银川、广州、武汉、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地成为热门演唱会目的地。同时,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韩国和泰国也成为出境演唱会的热门选择。其中,前往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年轻游客表现出强烈的即时性消费需求。这种趋势反映出,音乐活动不仅吸引了本地观众,还带动了跨区域甚至跨国旅游的繁荣。
从2023年开始,国内演出市场持续火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为一场演唱会或音乐节奔赴一座城。数据显示,95后年轻用户在平台上搜索音乐节相关产品的次数同比提高了107%。音乐节等展演经济还带热了酒店和景点门票的提前预订,其中提前8天以上预订酒店、景点门票的游客同比增加了11%。这种提前预订的趋势,进一步推动了文旅经济的增长。
音乐相关活动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已经显现。以西部地区某省会城市为例,去年该市开展了各类演出超2万场,同比增长67.1%,观众达1000万,同比增长52.53%,票房收入25.88亿元,同比增长39.48%。其中,音乐演出5810余场,音乐演出票房收入约16.93亿元,同比增长27.71%,带动消费约63.5亿元。这些数据充分说明,音乐活动对经济的贡献是全方位的。
演唱会、音乐节的走红,折射出人们“悦己”的消费心理。音乐能够提供情绪价值,一场放松的演唱会或一个浓烈奔放的氛围,可以让人们获得松弛感。这种心理需求推动了音乐消费的快速增长。同时,越来越多的人进入音乐领域,学习或从事与音乐相关的工作。数据显示,2023年音乐教育培训产业总产值1616.7亿元,同比增长14.6%。音乐考级产业总产值约1494.58亿元,增长率为14.98%。
总结
音乐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还成为文旅经济的重要推动力。从大型演出活动带动文旅消费,到热门目的地吸引年轻游客,再到音乐节带热提前预订,音乐活动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已经全面显现。未来,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进一步转变,音乐活动有望在文旅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更多音乐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音乐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