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尤其是在高端市场,苹果凭借其独特的生态系统占据了显著优势。然而,安卓厂商并未因此退缩,反而通过主动兼容苹果生态,试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新的突破口。这一策略不仅体现了安卓厂商的灵活应变,也反映了整个行业在增速放缓背景下的无奈选择。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苹果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4月下旬,vivo发布了新一代旗舰机vivo X200 Ultra和vivo X200s,这两款手机的最大卖点之一便是与苹果生态的深度融合。通过vivo办公套件,用户可以在vivo手机和Mac电脑之间实现双向数据互传;vivo互传软件则允许vivo手机与iPhone“碰一碰”互传数据,甚至实现电话、短信、通知的相互流转。这种“流转”功能意味着,用户可以在vivo手机上查看iPhone的来电通知和短信,极大地提升了跨平台使用的便利性。
不仅仅是vivo,近年来,OPPO、小米等安卓厂商也纷纷推出兼容苹果生态的功能。去年10月,小米宣布在澎湃OS 2.0系统上,小米手机可通过“小米互联服务”与iPhone、iPad、Mac之间实现文件互传,甚至能够查看Keynote、Pages等苹果系统软件的文档。去年9月,OPPO在苹果App Store上架“0+互联”App,后续升级版本实现了与iPhone互传文件、视频、图片的功能。
安卓厂商集体兼容苹果生态,很大程度上是行业增速放缓背景下的无奈选择。过去几年,智能手机市场增长乏力,2022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分别为2.86亿台、2.71亿台和2.86亿台,同比增速分别为13.2%、5.0%和+5.6%。面对这一局面,安卓厂商们不得不寻找新的增长点,而主动兼容苹果生态成为了一种可行的策略。
尽管这一策略帮助安卓厂商俘获了一些增量用户,但想要借此实现高端化破局并不容易。苹果凭借其独特的iOS系统和A系列处理器,俘获了海量忠实用户。2024年中国手机市场,苹果市占率为15.6%,位列第三。在800美元以上市场,苹果的份额更是高达60%。安卓厂商们虽然通过兼容苹果生态吸引了一部分用户,但在高端市场的份额并未显著提升。
主动拥抱苹果生态,究竟能抢走多少iPhone用户?目前尚无具体的统计数据可以量化这一策略的贡献。但一个事实是,iPhone在中国的增长确实放缓了。2024年Q1至2025年Q1,iPhone中国市场出货量分别同比下跌6.6%、3.1%、0.3%、9.6%和9%。与此同时,安卓手机出货量则节节攀升。以小米为例,2024年Q1跌出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TOP 5榜单,但随后走出一条“微笑曲线”,2024年Q22025年Q1出货量分别同比增长16.5%、12.8%、28.4%以及39.9%。
然而,由于缺乏具体的统计数据和样本调查,很难在出货量增长和兼容苹果这两者之间建立起可量化的关联。不过,一个可资印证的注脚是,在2024年11月的一场直播中,小米集团总裁透露,除小米自有品牌用户换机外,“最多的还是iPhone,大约20%的用户来自iPhone”。
尽管安卓厂商通过兼容苹果生态在局部战场获得了一丝喘息之机,但苹果在高端手机市场的份额并未被OPPO、vivo、小米等品牌蚕食,华为才是最大赢家。20222024年,在中国售价600美元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机市场,苹果市占率从75%降到54%,下降21个百分点;华为的市占率从12%增长至29%,增长17个百分点,此消彼长趋势明显。同期,OPPO、vivo、小米等品牌在高端手机市场的市占率没有明显增长。
虽然OPPO、vivo和小米发力高端旗舰手机,但出货主力仍是中低端产品。以小米为例,2024年其智能手机平均单价为1138.2元,智能手机毛利率同比下跌2个百分点至12.6%。除华为外,其他安卓品牌主要吸引的是苹果用户中那些增购、换购中低端机型的用户。安卓厂商主动兼容苹果的举措,尚未帮助他们在高端市场打开想象空间。
安卓厂商通过主动兼容苹果生态,试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新的突破口。这一策略虽然帮助他们在局部战场获得了一些增量用户,但在高端市场的份额并未显著提升。未来,安卓厂商面临的更大挑战是如何说服用户为自家的高端产品买单,而不仅仅是通过兼容苹果生态吸引中低端用户。
更多苹果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苹果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