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一季度,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行业整体运行态势良好,收入与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出口也扭转了此前的下滑趋势,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力。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服务领域,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成为推动增长的重要引擎。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区软件业发展更加均衡,企业数量持续增加,行业活力进一步释放。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软件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一季度,我国软件业务收入达到31479亿元,同比增长10.6%。这一数据表明,软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行业利润总额也保持了快速增长,达到3726亿元,同比增长11.6%。收入和利润的双增长,充分体现了软件行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出口方面,软件业务出口额达到131亿美元,同比增长2.4%,成功实现由负转正。这一变化反映出我国软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步增强,同时也得益于全球数字化转型需求的持续增长。软件出口的回暖,为行业未来发展注入了更多信心。
从细分领域来看,信息技术服务收入达到20820亿元,同比增长11.0%,占全行业收入的66.1%。其中,云计算、大数据服务以及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表现尤为突出,收入增速显著。这些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软件行业的整体增长,也为其他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6%,占全国总收入的84.2%,继续保持主导地位。与此同时,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也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展现出软件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均衡发展态势。这种区域协同发展的格局,为行业未来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2025年一季度,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软件开发相关企业超过220万家,其中新增注册企业约26.5万余家。从区域分布来看,广东省、江苏省、四川省的软件开发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分别为超过30.4万余家、23万余家和19.3万余家。企业数量的持续增加,反映出软件行业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
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涉及司法案件的软件开发相关企业约占总数的1.86%。这一数据表明,软件行业的整体风险处于可控范围,企业运营环境相对稳定。这也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5年一季度,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收入、利润、出口等多个方面均实现了显著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快速崛起,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全国各地区的均衡发展和企业数量的持续增加,进一步巩固了软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未来,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软件行业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更多软件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软件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