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机动车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日益凸显。为应对这一挑战,国家近期发布了一系列优化机动车环境监管的政策措施,旨在通过科技赋能和部门协同,提升管理精准性和高效性,推动机动车特别是货车领域的污染减排和合规达标。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机动车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针对总质量3.5吨以上的柴油货车,新政策提出配置远程排放管理车载终端,并按要求向生态环境部门报送相关排放数据。对于年度检验周期内车载终端运行传输正常且稳定达标的车辆,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可以免于本检验周期上线排放检验。这一措施不仅简化了检验流程,还通过科技手段实现了对货车排放的实时监控。对于经依法查实违法排放且被行政处罚的车辆,将停止执行上述政策,确保监管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利用遥感监测和黑烟抓拍等技术手段,新政策将筛查货车违法排放问题线索。针对筛查发现的排放异常偏高车辆,将提醒通知车辆所有人及时维修治理。对于逾期未维修治理的车辆,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并在年度排放定期检验中重点查验相关问题情况,溯源车辆相关运输公司或个人以及相关排放检验机构。这一措施通过技术手段强化了对高排放车辆的监管,提升了执法效率。
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是把握机动车尾气超标排放的关口。新政策明确,将强化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准入管理,统一采用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一般程序。完善机动车排放检验人员技术能力、设备性能指标和软件防篡改等要求,明确资质认定技术评审环节环保专家现场审查要求。将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纳入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计划,建立严重违法机构退出机制,对违法情节严重的依法取消检验资格。定期组织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环保检测能力验证及比对,确保检验机构的规范运作。
新政策提出,全面构建机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闭环管理制度。鼓励生产企业为OBD被刷写和破坏拆除污染控制装置的车辆提供维修恢复服务,采取措施防止车辆OBD等核心控制数据泄露,避免用于非法刷写。鼓励生产企业根据车辆质保、维修、远程监控等信息加强货车排放缺陷分析。对存在超标排放、控制系统防篡改功能缺失、污染控制装置拆除损坏后提示报警功能缺失等设计、生产缺陷的车辆,由生产企业主动召回。这一措施通过闭环管理,确保了机动车排放问题的及时发现和有效解决。
新政策强调,实现各部门各层级数据共享,提升数智化监管能力水平。完善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系统,实现机动车行政检查和处罚记录信息全国互联互认。推动完善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环境违法认定情形标准与规则。加快机动车氮氧化物快速检测设备和遥感监测技术方法研发。通过数智化手段,提升了对机动车排放的监管能力,确保了政策的有效实施。
总结
国家通过一系列优化机动车环境监管的政策措施,不仅提升了管理的精准性和高效性,还通过科技赋能和部门协同,推动了机动车特别是货车领域的污染减排和合规达标。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公众健康和生活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更多机动车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机动车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