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科技赋能智慧农业:各地创新实践助力粮食稳产增效

科技赋能智慧农业:各地创新实践助力粮食稳产增效

2025-05-09 14:30:16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当前正值全国粮食生产关键期,从黄土高坡到塞外江南,智慧农业技术正在重塑传统农耕模式。通过北斗导航系统、物联网设备和智能管理平台的广泛应用,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注入强劲动力。

  一、精准机械插秧与智能育苗助力陕西水稻生产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智慧农业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指出,在汉中市122万亩水稻主产区,智慧农业技术正推动传统农耕革新。城固县龙头镇的百亩连片稻田内,5台机械化插秧设备同时作业,其中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插秧机可精准控制3厘米内的行距误差,日均完成近40亩插秧任务。与之配套的智慧育秧工厂采用流水线模式,通过温控系统将传统40天的育苗周期缩短至18天,年供苗能力覆盖5000余亩耕地。该系统还实现水肥精准供给,较传统方式节水30%以上。

  二、北斗导航播种与智能滴灌破解甘肃农业难题

  面对白银市盐碱化土地和干旱气候挑战,当地引入北斗导航播种机在高标准农田开展作业。平川区西格拉滩的14001600米海拔区域,播种设备通过卫星定位将误差控制在2.5厘米内,效率较人工提升3倍。配套智能滴灌系统利用分布式泵房网络,实现水肥按需精准输送,每亩可节水20%30%。目前该市已完成180万亩玉米播种的90%,机械化作业使单位面积种植成本降低15%。

  三、无人机飞防技术护航山西小麦稳产丰收

  运城市临猗县通过植保无人机开展"一喷三防"作业,为27.43万亩冬小麦提供病虫害防治。这种空中作业方式较传统人工效率提升8倍以上,雾化药剂穿透力增强30%,能有效防控赤霉病、蚜虫等灾害。全县计划在5月11日前完成全部飞防任务,预计可使小麦千粒重提高24克,单产增加10%。

  四、科学管理与智慧装备保障新疆冬麦丰产

  喀什地区380万亩冬小麦正处于抽穗关键期,巴楚县等地通过无人机实施叶面肥喷施和病虫害监测。结合前期精准灌溉数据,技术人员指导农户在拔节期进行水肥耦合调控,确保每亩地水分利用效率提升25%。当地农业部门组织农技团队深入田间开展技术指导,预计今年冬小麦平均单产可达580公斤/亩。

  从黄淮麦浪到天山脚下的绿洲农田,智慧农业正通过机械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重塑传统种植模式。北斗导航系统实现厘米级精准作业,物联网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智能装备降低生产损耗。这些创新实践不仅推动了粮食产量提升,更在节水节肥、降本增效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随着更多智慧农业技术的普及应用,现代农业必将迎来更高水平的稳产保供时代。

更多智慧农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智慧农业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智慧农业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