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央视新闻显示,国内部分手机用户已能识别到5GA信号标识。作为5G向6G演进的关键过渡技术,5GA(5.5G)正以十倍于传统5G的传输速率、厘米级定位精度以及全场景物联网支持能力重塑行业生态。这一技术不仅推动通信基础设施升级,更在自动驾驶、低空经济及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掀起变革浪潮。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作为移动通信标准的最新演进方向,5GA实现了上下行速率突破性提升,并支持从工业级高速连接到无源物联网的全系列模组。其高精度定位能力可达到厘米级别,同时具备通感一体等创新功能,为复杂场景提供数据采集与分析支撑。用户若想体验这一技术,需确保手机终端符合要求(如iPhone 15/16升级至特定系统版本)且所在区域已部署5GA基站。
国内三大运营商正全面推进5GA网络建设:中国移动计划年内投入近百亿元用于40万基站的智能化改造;中国电信联合产业链推动行业应用落地;中国联通将在39个重点城市及更多场景启动商用,覆盖物联网、车联网等核心领域。截至2024年,我国已在31省份完成测试网络部署,预计可支持5000万用户规模。
在低空经济领域,传统通信和导航系统的局限性制约了行业发展。5GA通过“通感一体化”能力同时实现通信与环境感知功能,成为该领域的关键基础设施。行业数据显示,我国相关核心部件国产化率显著提升,飞控系统等模块的研发进程正依托5GA网络加速推进。
中国移动联合华为发布的搭载5GA技术的人形机器人,通过高带宽数据传输和低时延控制,实现了多机协作可靠性与工业场景适用范围的双重提升。该技术的大规模数据采集能力为人形机器人的深度学习模型提供训练支持,大幅缩短开发周期并增强行业适配性。
多家上市公司已进入5GA赛道:武汉凡谷批量供应EBand微波器件;通宇通讯的通感一体化天线业务小批量交付在即;华工科技推出50G光模块并实现量产。机构预测,随着2025年各地政府持续加大投入力度,5GA相关技术将加速渗透至空间计算、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
总结
从基础通信能力的突破到垂直行业的深度赋能,5GA正构建起万物互联的新底座。其不仅为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业态提供核心支撑,更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推动产业链升级。随着运营商网络覆盖扩大与企业应用场景创新加速,这项技术将逐步释放千亿级市场潜力,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书写更多变革篇章。
更多机器人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机器人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